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无处不在(2)
作者:
猛子 更新:2022-10-11 16:38 字数:4167
王亲信,余者就不作要求,即便是圣主派来监视齐王的,齐王也捏着鼻子认了。</p>
当阳公韦福嗣过去是内史舍人,与封德彝平起平坐,因为受齐王“失德”一案连累而“倒台”,现在“重新出山”也在情理之中。这个难度不大,封德彝有把握说服圣主,但李百药就不行了,难度太大。李百药是前的“骨干”,圣主的“死对头”,现在让其进入齐王府,也就意味着在政治上对其“解禁”,虽然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从圣主及其追随者来说,感情上难以接受,过去不死不休的“政敌”竟然“翻身”了,不行。</p>
“安平公这个人选,是否再行斟酌?”封德彝善意提醒道,“一旦因小失大,就得不偿失了。”</p>
齐王断然摇头。</p>
李善衡显然有所准备,直言不讳,“若想胁迫白发贼一个月内出塞作战,冀北豪门必须从中推动,而安平公应该能发挥一些作用。”</p>
这个话别人或许听不懂,但封德彝心知肚明,此刻李百药若能出力,就不是发挥一些作用,而是至关重要的作用。</p>
封德彝思考了片刻,主动提出建议,“安平公的身份过于敏感,还是慎重为好,以免激怒圣主,自取其祸。以某看,不如找个借口,把安平公调至怀荒戍边,名为打击压制,实则给大王以助力,如此便可两全其美。”</p>
封德彝不知道齐王为何要在安平公一事上表现得“咄咄逼人”,这完全没必要,政治风险太大,再说白发贼的真实身份是个不可触碰的“禁忌”,亦是裴世矩的“底线”。你可以怀疑,但不要把怀疑变成事实,否则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齐王目前并没有胁迫裴世矩的必要,那完全是作死的前奏。</p>
或许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试探吧。封德彝只能如此想,毕竟他是河北人,与冀北豪门世家之间有共同利益,如果白发贼的背后有冀北豪门世家的支持,那么封德彝在今天这种局面下,必然对白发贼的真实身份有所了解,如此一来封德彝与齐王之间也就有了利益联系,为此封德彝不但要力挺齐王北上戍边,还要利用眼下这个难得的机会帮助齐王赢得最大利益。</p>
陷阱无处不在啊。封德彝叹了口气,本以为齐王年轻好对付,哪料到齐王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一直让李善衡“冲锋陷阵”,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逆境的确磨炼人,齐王长大了,有心机了。</p>
齐王和李善衡接受了封德彝的提议,但接下来李善衡就“得寸进尺”了,“到了边塞就要与北虏作战,而某勇武有余,谋略却大为不足,更没有外事经验,一旦在冲突中处置不当,与北虏大打出手,直接恶化了南北关系,则后果就严重了,不但与景公的初衷背道而驰,亦连累到大王,危及到北疆,更损害了中土利益。”</p>
封德彝一听就不对了,很明显齐王不但要文官,还要武将,这是要“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已经触及到了圣主和中枢的“底线”,封德彝无论如何也不敢答应。事实上这也超越了封德彝的能力范围,军政是两个独立系统,封德彝在政界有能力,可以帮助韦福嗣复出,但他在卫府却从未任过职,在军界毫无影响力。如果说调动李百药这位鹰扬府的步兵校尉,一位中低级军官,他还能托人想想办法,但假如要调动一位卫府高级军官,对他而言就难如登天了。</p>
“实话实说,这件事某无能为力,某帮不了大王。”封德彝一口回绝,“某这只手再长,也伸不进卫府。”</p>
李善衡微微一笑,“听说,现在暂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