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则的“正”(3)
作者:猛子      更新:2022-12-28 10:02      字数:3384

  事情很明显,慕容正则不是因私拒绝,而是因公拒绝,所有逼迫慕容正则打开关门的人,都是徇私枉法,都是置边镇安全与中土安危于不顾。

  当然,就收复安州这件事本身而言,它只要成功了,就对中土非常有利,但现在关键问题是,它成功了吗?既然没有成功,那对中土就无利可言,既然对中土无利,甚至还有可能累及中土,慕容正则有什么理由“同流合污”打开关门?再退一步说,就算它成功了,就算它对中土非常有利,还存在两个重要前提,白发贼和李子雄是否会把安州献给中土?圣主和中枢是否会接受白发贼和李子雄的投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两个前提均不成立,则这件事对中土非但无利,反而有害,也是说,没有圣主和中枢的命令,慕容正则根本不可能打开关门,陷自己和中土于不利之窘境。

  同样一件事,站在国祚和中土立场上,与站在个人和小集团立场上,处理方式和最后结果大相径庭。慕容正则站在国祚和中土立场上,既不愿与私利者狼狈为奸,亦不能与叛贼沆瀣一气,最后结果就是坚决不开关门,所以即便崔家十二娘子亲自出面,面对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慕容正则,也是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李孟尝出现了,崔九当即看到一线转机。

  目下只要安州形势对白发贼和李子雄非常有利,对中土而言就是一个攫利良机。这一仗打下来白发贼与奚族肯定两败俱伤,突厥人必定支援奚族,而中土若想从中渔利,就必然暗中支持白发贼,以便持续混乱安州局势,消耗奚族和突厥人的力量,如此只待时机合适,中土或许就能一击而中,轻松收复安州。

  这种大好局面稍有军事常识的将领都能看到,都不会错过机会,而慕容正则做为名将之子,不可能看不到,也不可能任由战机从手中溜走,现在他之所以拒绝合作,正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看到这种大好局面的出现,他和所有人一样完全不知道白发贼和李子雄是否已经在安州战场上赢得了一定优势,如果白发贼和李子雄岌岌可危甚至败亡在即,哪来的大好局面?哪来的战机?

  崔九带着李孟尝、李思行走下城墙,看到身后只有一队戍卫,没有闲杂人等,遂放慢脚步,低声询问李孟尝,“安州战局如何?”

  =

  =手机用户请访问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