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卫鞅的观点】(2)
作者:
光暗之心 更新:2022-10-09 09:07 字数:2895
以先见一见恩相麽”</p>
“鞅啊,魏相这几日身体不适,还是不用打扰他吧君上正在等待,酒肉都要凉了,今日不见故人,只会新友如何放心吧,等你明日酒醒,就可以见到魏相了。”</p>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可是一日不见恩相,鞅就无法完成使命啊明日一定得见恩相”</p>
“定然得见!”</p>
老甘龙宽厚如慈父,卫鞅则恭敬如子侄,两人相互执手,放声大笑,直到步上了轺车,才恋恋不舍的分开。</p>
秦人的歌舞很美,酒烈肉香,而且赢连居然真的出现了,这让卫鞅都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不过就是魏相门下的一介食客而已,忽然受到如此重视,还真是有些不习惯。</p>
酒酣耳热之际,赢连开始表达自己对河西之战的看法,这是一场苦劳国力的战争啊,老秦固然损失极大,魏国又何尝不是饱受战火之苦孟夫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下注),君为轻,君劳战则民生苦,为君者岂可不顾为臣者岂可不顾</p>
卫鞅点头。秦公没说错,诸子百家固然大有不同,可无论道法儒墨,首要都是为这乱世开出自己的医,虽然对黎民的态度不同,却一样希望富国强民,民乐则君无忧,法家只不过是先富国而后强民,天下人都以为法家是穷民力而资国富,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误解,至少他理想中的法家天下不该是这样的。</p>
“卫子,秦魏两国能否成功和谈,首在老公叔。秦国不能再退让了,半分河西,送还卫相,赠壮面之法,魏国还不能满意麽我想魏王是应该会满意的,只是他太信赖老公叔了,所以才会迟迟不决,卫子此次西来,应该要体察魏王真意啊你是老公叔最信任的年轻人,如果要说服他,也只有靠你了”老甘龙可以亲切的叫卫鞅名字,那是因为在城门迎客,动以私人感情;如今是在国宴上,老赢连可不能直呼卫鞅的名字,他是老公叔的门客,又没有官爵在身,想来想去,也只能叫卫子了,这等于是抬举卫鞅,放在后世就叫拍马屁。</p>
“秦公错了”</p>
卫鞅微微一笑,他的酒量其实很好,没喝多。君子重承诺,酒宴上的承诺当然也算,以为找几个老臣亲切地叫自己几声‘鞅’,多灌几碗酒,我卫鞅就会做你老秦的说客麽大错特错,卫鞅今天是代表魏国而来,跑去说服魏相为你秦国谋利,当我是扶摇不定的小人麽</p>
“秦公啊,说服恩相之事,卫鞅不能为,也不愿为。这无关魏使的身份,更无关秦魏两国之情,只是鞅以为,河西本就是魏国的土地,为何要半分与秦国秦公希望鞅能说服恩相,可谁又能说服鞅呢”</p>
此刻卫鞅捍卫的已经不是魏国、也不是恩相公叔痤,而是自己的观点。</p>
“卫鞅大言s西自来就是秦国之地,何时又成了魏国国土”</p>
说话人是赢虔,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国主义者,为了老秦国,他可以压制嫉妒之心,扶助弟弟嬴渠梁,这样的爱~国人士又怎能听下卫鞅这种分~裂秦国的话</p>
ps: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考据不比宋明清,就连很多重要人物的生卒年都有争论。</p>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如果按照这个算,本书中他才10岁,当然不能说出‘民为贵’的话来。</p>
可史记中记载孟子是子思的弟子,东汉班固也认为:孟子为“子思弟子”;西汉刘向也称孟子“师事子思”,子思是哪一年死的公元前402年。那么在本书中孟子该是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