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白栋挖下的‘大坑’ 上】(2)
作者:
光暗之心 更新:2022-10-09 09:16 字数:3309
�位置,又因为国力强盛,比地理位置更好的鲁国更合适建立盐贸据点,只是赵良感觉这盐贸据点建立的有些过多了,似乎毫无必要。</p>
所谓盐贸据点,不过就是商家从燕齐等产盐国收购了盐,然后通过这些据点转卖出去,既满足了天下之用,更解决了国与国间的诸般矛盾;比如齐国官方控制下的盐场也会先转于盐商的私营据点,然后才售卖各国,就算齐国与楚国、魏国交兵,也不妨碍这些敌国从盐贸据点购买己国的盐。这算是彻底的盐业私卖制度,更为符合齐燕等国的盐业买卖法令。</p>
之所以在齐燕会有这样的法令,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对盐业依赖极大,燕国还还好些,齐国之富,根本就在盐业,这个时代今天打明天和,总不能因为撕破了脸就耽误了赚钱,因此才诞生出国家为仇商人却还是好朋友的结果,徐公这类商业巨子也因运而生。</p>
赵良是学以致用的经济型人才,其中道理自然明白,不过还是无法理解徐公为何要突然加建如此多的盐贸据点。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为在以往数十年间,燕齐两国商人建立的盐贸据点已经足够周转之用,此举实在毫无必要,徐公纯粹是钱多烧坏了脑袋,就跟那位一日夜砸出百万金却只为了灭绝南墨的白子一样。</p>
很快赵良就明白了徐公的目的,魏国开始大量购买燕齐的盐!</p>
魏人需要大量基础盐来生产一种更高品质的盐,这种盐他有幸吃过一次,不但没有苦味、吃多了肚子还不会疼,炖肉时只要放入一点,那种滋味才子名士天生就是会享受的,他感觉自己已经离不开这种盐了。</p>
齐国起初很欢乐,他们囤积的海盐真是太多了,于是魏国要多少,就有多少海盐通过盐贸据点转售了出去不过齐国的嗅觉也不比赵良差多少,很快就发现了魏国这种‘高品质盐’的可怕!燕国和齐国囤积的海盐被魏国毫无节制地大量卖去,同时魏国的盐正在逆流进齐国,价格只比齐国海盐高五成,不但贵族吃得起,齐国富庶的黎民也能吃得起,而且魏盐看似贵了一些,却更为精纯味美,真正用来也不比食用齐国的海盐贵了多少!</p>
不仅仅是在齐国、如今在山东各国、在楚国,都已经开始食用魏盐。魏国人太狡猾了,他们不过是左手转右手,不但从中获利、更要控制天下盐利!齐国为之震恐,天下谁不知道齐地之富半山东?可这富贵靠得是什么,那就是天下盐利,如今却憋屈地成了魏国的供应商。等到天下人都吃惯了魏盐而嫌恶齐盐了,到时齐盐卖多少钱还不是魏人一句话?就这还要面对燕国这个竞争者!</p>
发现自己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了,而且还是本来就足够强大的魏国,燕齐再也坐不住了,先是齐国国府掌控的盐场抬高价格,燕国紧随其后,各大盐贸据点的盐价纷纷上扬。魏婴怒了,庞涓列兵十万于卫齐边境,大战一触即发,不过天下人都在笑魏国,这一仗显然是打不起来的,魏国本身并不是产盐大国,自给自足是差不多,想要掌握天下盐利,说到底还要靠齐国这种产盐大国支持,此举不过是要齐国低头而已。</p>
不想齐侯田午虽然病得快要翘了辫子,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齐盐就是烂在盐场也绝不卖于魏国!听到这个消息,赵良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对这位病怏怏的齐国君刮目相看;此人一生懦弱,不想到了弥留之际、连当代扁鹊秦越人都放弃他了,却突然变得强横起来,齐国这一强硬,魏国要打还真得思量思量。</p>
不过赵良很快就发现自己叫好叫得太早了些,齐侯田午慷慨怒斥魏人后的第二日,大量齐盐就涌进了徐公新近兴建的各大盐贸据点;田午在前台扮演着铁骨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