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听君一席话()
作者: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3:58      字数:3203
  按照武元申的法,其实他用的都是表现派的手法。

  何谓表现派呢?

  表现派就是追求演员要“演”戏。表演时,甚至可以给观众一种“我就是在演”的感觉。

  这和体验派的“我就是角色”南辕北辙,但结果殊途同归。

  这可绝对不是低档次的表演,更不是瞧不起表现派的法。

  就拿这场戏来,武元申为周易分析一下角色,讲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他饰演的这个角色表面上是光明磊落,一身正义的县衙马捕头,但实际上,暗地里的身份是五毒门的蝎子老三,阴险狡诈,暗中控制老大老二,坑死老五,还要害老四。

  这样一个人物就像是双面人,是表里不一的典型。

  武元申在表演的时候,要把这种“表里不一”演出来。

  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在戏里平时就是在表演,是蝎子老三在扮演马捕头。

  而武元申还要演出这种“蝎子老三演马捕头”的效果。

  如果用体验派来演,不是不可以,但武元申觉得效果会弱一层,不能很好的起到那种“表演”效果,所以他采用表现派的方式,给人一种“他就是在表演”的感觉,效果反而很好。

  观众们一看,这人口蜜腹剑,心如蛇蝎,就是在演戏!

  如果是现实,这种人当然不能让人看出来。

  但这是电影,你的表演当然要给观众提示。

  当然,这种提示不能明显,但要留下线索。

  能起到这种效果,就很好了。

  观众看完,要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而不是这演的什么玩意?演员前后表演不一致呀!角色变化太突兀了,导演在瞎搞吧!你不给提示,最后才来这么一手,这不是故意坑吗?

  这就像是《夺魂据》里,如果前面没有那么多关于“竖锯老头”的细节提示,最后竖锯老头从地上血泊里爬起来,会是什么效果?恐怕不但没有惊喜,观众反而要骂娘了。

  具体到这部戏里,武元申在表演的时候,自然要注意到方方面面的细节。

  这些都是表现派的基本技能。

  要演出最好的效果,很需要演员的表演功力,演得多一少一都不行。

  这种表演方式就是表现派,演员塑造角色时,更注重对角色外在的形体、语言、神态等的表现。演员表演的过程中,内心与角色分离,要找到一种内心凌驾于角色之上的感觉。

  先前武元申的表演一直都是这样的,即便戴着蝎子面具的时候,都能用形体和语言来向观众传递角色的特。这是很厉害的表演能力,绝对不容觑。

  这就是表现派的“间离效果”。

  高松在旁边也承认这一,武元申的演技确实出色。

  他不愧是剧组里片酬最高的演员,确实值这个价钱。

  如果换成周易,以他现在的演技水平,绝对演不出来这种效果。

  比如让他戴上面具去演,他还能演出师弟的特吗?别人还能分辨出他是师弟吗?

  这也是武元申提醒周易的地方。

  周易目前没有那么高深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