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传佳讯(2)
作者: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4:01      字数:3573
��紊,自然完成得快。

  周易对这些专业人士的工作效率十分赞赏。为了赶上档期,大家的工作效率都很高,很有工作热情,基本上不会犯低级错误。当然,卓清涟向大家许诺了高额奖金,也是一大诱因。

  这完全是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相配合。

  该花的钱就要花。

  等影片上映,这些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演员们把对白配音完成的时候,录音组也基本完成了动态音效的制作,比如一些走路踢踏声、棍棒碰撞声和打戏过招声等等,都有现成的素材,已经在录音棚里录制完成。

  现在就等后期配乐完成,就可以进行声音的混录工作。

  同期,字幕组已经把基本对白字幕制作好了,包括片头片尾字幕都处理完成,工作效率很高。

  周易完成录音工作后,特意抽空去看了一下,对字幕的效果非常满意。

  现在学校的事情他都顾不上了,公司这边的事情很忙。

  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在公司,除了完成录音工作,还要盯着其它事情,确保达到自己满意的最理想的效果。现在是后期制作,涉及到成片效果,半疏忽不得。

  平时他可以偷懒,对公司关心少些,反正有卓姐坐镇,但涉及到电影,他不能不关心,必须亲自坐镇。

  公司的字幕组做得非常不错,都是按照周易事先的要求进行的。

  周易参考前世影片,提了不少建议。

  字幕组有更好的想法,自然也可以。

  但从节省片长时间的角度考虑,字幕组还是采用了周易提出的片头方式,把片头的片名字幕和演员表及剧组主要职能人员列表,同步到电影开篇的练功房戏份中,合成播放。

  因为后期要调色,这段戏画面色调会偏暗,故而赵导演建议采用白色字幕。

  这和周易的想法不谋而合。

  字体还是采用周易建议的古典毛笔字的行草风格,非常美观漂亮。

  为了符合今世的观众习惯,字幕从左向右,不像前世那样从右向左,没必要搞得那么复古,增加观众的欣赏障碍,反而不好。

  这些细节都要处理周到,尽量不让观众感到别扭。

  至于前世的英文字幕,自然不要,以免引发观众的不适和抨击。

  今世华夏的电影从来不搞那些东西,除非是向国外发行的版本。

  在国内放映的版本,自然不能乱来。

  如今周易只想把国内放映先搞定,至于国外版本。暂时不用考虑那么多,没必要想得那么远。如果日后有需要,到时再制作即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想那么多干什么?八字还没一撇呢!

  不过前世这部片子确实在世界上享有一些声誉。深得大导演昆丁塔伦蒂诺的赞赏,在他的电影里,随处可见致敬模仿的桥段。前世这部片子还排在美国《娱乐周刊》在00年评出的“全球50部经典cult片排行榜”中的第11位。估计今世向国外发行,也不是难事,到时再。

  如果能在国外大赚一笔,自然更好。

  如今东西交流,不但华夏会引进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