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封神榜系统(2)
作者: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4:01      字数:4117
; 有的影片试映场尚未结束,外面就有大量报导。

  这种系统功能确实非常便捷。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评分系统。今世烂片大行其道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一般来说,影评人只能在这样的市场评分基础上。稍加调整评论,参考艺术评分。有一个涨跌区间,不会太离谱,但想把真正的烂片捧起来,神仙都办不到。

  不要说今世了,前世都很难办到,影评人的影响力确实不小,但总有他们无能为力的时候。

  如果影评人总能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话,那市场还有什么规则可言?

  谁都不是万能的。

  至于观影影迷的第三次评分,如果和前两次评分差不多,说明影片总体质量保持一致。如果第三次评分猛的拉高,说明影片结局十分精彩,会极大的拉高影迷观感,抬高分数。如果第三次评分骤降,说明影片结局虎头蛇尾,或者出现了让大家完全接受不了的重大纰漏。

  还没观影的影迷看到这些评分曲线,基本就能了解这部影片的真实情况。

  很多影迷非常喜欢第三次评分猛然拉高的那种“一飞冲天”式的影片,很愿意去看。至于那种第三次评分骤降的“断崖式下跌”的影片,就很少有影迷愿意去看了。

  谁都不想白白浪费两个小时,被影片结局恶心一把,搞得那么窝心难受。

  其实这种评分体系的最大作用不是让评分显得可信,而是能有效阻止观众提前离场,会增加观众的参与兴趣。如果你看到好片,自然想看到结尾。如果你看到烂片,你也不会提前离场,因为你想要进行最终评分,不想把前两次评分浪费,你就只能咬牙看到最后,再评低分。

  如果你提前离场,没有第三次评分,前两次评分不算。

  这种评分系统能把观众牢牢的黏在影院里,很难离开。

  有这样的系统,如果观众还提前离场的话,那影片要烂到什么地步才行?

  而且,一部“烂片”如果最后大结局精彩,突然反转,甚至可能出现评分对调的“90度折线”情况,这是近年业界真实发生过的案例,绝对不是开玩笑。这种令人“惊悚”的评分曲线更会吸引大量影迷关注,往往会成为影史传奇,更会引爆票房炸弹。

  所以对于影片来说。这是好事。

  起码观众要真正看完后,才能给出公正的评价。

  但对于一部真正的大烂片来说。观众会很煎熬,往往最后怨气冲天。拼命打低分,回去还要上网发泄,刷微博,写影评,怒骂一番,出一口被评分系统锁定的怒气。

  这样往往会提高影片的关注度,让其他观众找到另类兴奋点,参与讨论,提高人气。

  这种结果是好是坏。就不好说了。也许有影迷会走进影院,看看这片子到底有多烂。

  无论怎么看,这个封神榜评分系统都很有用。

  不但院线方排片依赖它,制片方看重它,其实大部分影迷都离不开它。

  有了这套系统,影迷观众可以直接触控操作,十分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样填写调查表。这点和前世有很大不同。正东影业和泰姬院线更不用派出调查员混在影迷中间,记录大家的观影反应。他们可以直接在影院的系统后台。观察影迷们的即时评分情况,就能大致了解影迷们的观影感受。

  正东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