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海阔天空(3)
作者: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4:06      字数:6855
售渠道也没关系,现在都搞网络,都搞电商,总有合作伙伴的。但关键是公司没人,这能行吗?没有幕后,单靠他们几个刚毕业的年轻新人,能玩得转?

  这些学生又不是没见过世面,没有盲目自大到那种地步,以为自己是高材生,就能包打天下。

  很多事情没有经验很难做。

  到底加盟哪家唱片公司,他们还在和老师商量。

  在这些学院派眼里,有时恩师和得意弟子之间的关系,和父子关系没什么区别,要讲传承的。学生肯定很在意老师的指导意见,老师平时也会帮学生尽量谋个好出路。用俗话讲,他们那帮人都是一伙的。

  华夏社会到处都讲人情,讲圈子嘛!

  这样有坏处,但也有好处。

  如果你拉来一个人,就可能拉来一批人,什么资源都有了。

  周易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不觉得正东完全没有拉人的希望。

  旁边的郑龙仕同样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他觉得以周易的创作能力,帮师兄们写几首歌,他们很容易红起来,难道他们还能不愿意吗?什么是资源?这才是真正的资源。

  其它资源算什么?都不是不能替代的。

  能用钱解决的困难,还能算什么困难?

  荣总监不了解具体情况,才会觉得难。

  和其它公司相比,正东确实有自身优势,优势就在周易。现在正东的音乐部门没什么人,皇朝乐队过来肯定就是主力干将,能得到培养资源。去别家公司,那些大公司肯定有自己的台柱,就算皇朝实力强又怎样,要多长时间才能出头?那些优秀的词曲资源,能轮到他们享用吗?

  新人找那些名家高手写歌,哪有那么容易?

  想找那些缺人的大公司,更是天方夜谭了。

  哪家业内大公司不是高手如云,哪会缺人?

  一般新人都要慢慢熬资历,出头并不容易。

  就算你是天纵奇才,但华夏就是不缺人才。

  估计这也是苏戬和学生们正在考虑的东西。

  事关前途,确实要仔细考虑清楚。

  其实周易和郑龙仕的想法一样,他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很有信心,多当几次搬运工就是。

  至于皇朝乐队对正东影业音乐部门的顾虑,都是小事。以前公司没有当家歌手,没有乐队,当然很难发展起来,而且以前没有着重发展这方面,都忽略了,主要精力都在拍影视剧。前任老板后期失心疯,还在狂拍大片,简直倒了八辈子血霉,哪还顾得上搞音乐?

  但如果有了这些年轻新人,公司再召集一些幕后,不难发展起来。

  请专业的幕后人员,根本不是难事。只要你肯花钱,总能请来的。

  对周易和郑龙仕的这些说法,荣总监很感兴趣。

  不过他打算先听听郑龙仕的演唱,再看看周易创作的歌曲怎么样,如果真的可以,荣总监打算再和皇朝那些成员具体谈谈。他当然明白,有时人才方面的优势,才是真的优势。尤其对于音乐这一块,好的歌手是稀缺资源,但优秀的词曲作者更是奇缺无比。每年产出的优秀歌曲都是有数的,业内那么多歌手,可不容易分。如果公司在这方面有优势,音乐部门肯定不成问题了。

  大家闲聊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