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刀从断处生(2)
作者: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4:17      字数:3687
的协调性,舒展度,力量感,都是非常完美的,表演上更是恰到好处。

  黄锡范老先生确实很满意,觉得好日子快来了。

  遇到一个素质这么好的动作演员,真的很难得。

  别看动作演员很难拿奖,但像周易这样的演员,在业界稀少的像大熊猫一样了。

  在排练中,周易对黄锡范老先生的动作风格把握得非常精准。

  那把断刀在周易的手上能玩出各种花样来,如臂使指般轻松。

  周易还和黄锡范老先生做了颇多交流。在周易看来,黄老先生的动作设计,首重一个“断”字,大概是受到了围棋的影响,得到了启发。围棋和国术都是华夏传统技艺,触类旁通也是有的。

  断刀即短,看似劣势,但黄老先生的刀术设计每每杀机从断处起,凶险从断处生,讲究的是从不可思议处出刀,从间不容发处出刀,在对方看似优势尽占的情况下,突然打断对方的攻势,逼停对方,迫其防守,继而展开充满压迫性的高速贴身刀战。

  若不能胜,也可从容退走,缠绕攻击,从头开始。

  别看黄老先生把招法设计得很凶邪,可是其体现的都是传统的围棋思想,是很雅的东西。

  这部电影的终极对决是长臂对独臂,还是长刀打断刀,肯定不能用常规套路的武打设计。

  围、断、征,就是这样。

  先围,再断,后征,征不了,就脱先,再围,再断,再征。

  这种缠绕打法看似发疯,但实际上是合乎国术打法逻辑的。

  刀走偏锋,寻隙而进,生死一线间,要求刀手胆大心细,既有血气之勇,又能邪气凛然。

  当然,这和正统国术刀战的动作设计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正统的国术刀战,不是围棋,而是象棋,讲究两军对垒,正面拼杀,楚河汉界,大开大合。像前世的李连杰在《霍元甲》和《太极张三丰》里的刀战设计,都是这种,不管打得多么暴力凶险,但还是正面拼杀,还是那种“象棋”的打法,不是“围棋”的打法。

  今世周易拍《冲霄楼》的时候,以棍对刀,高松采用的刀法,也是这种正统刀战打法套路,只是喜欢用两败俱伤的拼命打法,以弱打强,看起来更凶险逼人,火花四射,更加疯狂悍勇。

  但这些设计确实都是正统得不能再正了。

  而黄老先生设计的刀战打法,恰恰不是“象棋”打法,而是“围棋”打法。

  为什么说他的动作邪气,邪就邪在这里,走的不是正统路线,不走寻常路。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路处见刀光!

  刀出不闻声,刀斩不容发!

  前世徐克在《断刀客》里的终极打戏设计,其实有点这个意思,但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概念化,没有设计得特别深入,虽然打法分了层次性,而且很暴戾疯狂,但终究没有深入进去,只是一味的突出了快和狠,拍得也很杂乱,看似暴戾疯狂,但很多细节没有交待清楚。

  能不能交待清楚,这是很考验动作设计功力的,不能只给个结果,只让大家看结果是这样的,但中间打斗过程完全分不清楚,那就不行,缺少明晰的动作概念。

  当然,那部影片的风格就是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