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热血尽化尘与土(2)
作者:
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4:18 字数:3101
�,咱们写作文,肯定要做适当的美化。”
“哥哥,咱们赶紧说元旦吧!”
“好吧!元旦在民间又被称为大元首日,它是来历是这个样子的……”
如今已是2016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周易在家里陪着家人过元旦,指导弟弟唐哲写作文,不过弟弟被他指导迷糊了,觉得哥哥的指导,完全接受不能。
按照周易的想法,今世元旦由“农历”改“公历”,和前世的情况一致。看来当年的大元首确实是穿越来的。前世不是禁止小说主角玩穿越了吗?大元首,您违章了,知不知道?
元旦这种说法最早是出现于《晋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说法是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说法。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的月首为元旦,后来汉武帝定为农历一月一日。
今世华夏大元首开天辟地,把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即为新年开始,被称为“阳历年”。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春节”。两者都是国人的法定假日。
当年不少守旧的老顽固还指责大元首瞎改华夏节日,简直不知所谓。本来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被改得要重新开始计算了。不过大元首一向喜欢乾纲独断,全国人民只能乖乖的跟着改俗过新节。
甚至民间怀念大元首,有人把“元旦”称为“大元首日”。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由大元首确立,当为“大元首日”,真是萌萌哒,棒棒哒。
这种叫法真是醉人。
不过这不是官方叫法,官方不会这么扯淡,就是民间戏说,毕竟大元首很有传奇色彩,不知来历,不知仙踪,简直是来无踪,去无影,立地可成佛,山中可成仙,反正是很传奇的。据说大元首成仙归去之时,还留下一句话:“国内若有腐败,它日吾当再来。”
大家都集体跪了,求您别来了,咱们革命一次就够了,保证国内好好的,出不了乱子。
也许这条段子是网民们杜撰的。
传奇人物,有很多传奇故事,民间多有纪念,傻傻的分不清楚真假。像什么竹竿挑飞机,弹指射飞弹,都是小意思。高宠都可以挑滑车,何况大元首阁下,厚古薄今最要不得,岂能今人不如古人。
有“大元首日”这种纪念方式是很正常的。
甚至元旦当日,周易兄妹还跟着叔叔婶婶给大元首的画像上香祈福。
这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仪式,不是第一次搞。
由此可见,大元首在军中和民间的影响力。
周易早就习惯了,倒是无所谓了,上香就上香呗!反正托您的福了。
不过你们确定这样没有侵犯大元首的肖像权吗?印画像的估计要赚翻了吧!挂天安门城楼上就算了,你们还出写真集?你们给大元首的后人交纳使用肖像权的费用了吗?估计人家是不好意思计较吧!真要计较,你违法了,知不知道?真是法盲啊!
这是开玩笑的想法,真正上香的时候,周易是很严肃庄重的。
他的上香祭词不是民间简单的求大元首保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