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刘濞袁盎伊稚斜(5)
作者:
詹仕邦 更新:2023-02-03 04:18 字数:6449
,手捧圣旨,做无实物表演。
周易率先说话:听说刘启让你当上了宗正?贵为九卿,嘿,不错嘛!你出息了。
年青龙:请伯父礼迎皇帝圣旨!
周易:哇哈哈哈哈……侄子啊!你知不知道啊?寡人马上也要称帝了,那就是东帝。你说,我还迎谁的旨啊?啊?哈哈哈哈……
年青龙:伯父,皇上已杀了晁错,也废除了削藩之令,还赦免了诸王起兵之罪,也算仁至义尽了吧!大王何不见好就收,难道非要闹得不可收拾吗?
周易:你这个笨蛋,你难道真不知道吗?数十年来,还有一样东西,是你伯父一直想得而没有得到的吗?
年青龙:什么东西?
周易:天下!寡人现在要你好生回去,回去后问问刘启老儿,这样东西,他肯不肯给我?给,那就天下太平。不给,那就只好刀兵相见了!
周易和年青龙的这段表演确实可圈可点,台词基本功都很扎实。
尤其两人声音浑厚,气息充沛,情感表达十分合适。
两人表演完这段台词,起立行礼的时候,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鼓掌,非常看好。
接下来,是第二段台词交流表演,也是最后一段台词表演。
这段戏是太常袁盎和吴王刘濞的中大夫应高的一场劝降戏。
(原作剧本中是奉常,秦代官名,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之意,改名太常。惠帝改为奉常,景帝复原名。剧中是景帝时期,应该是太常。袁盎履历也是陇西都尉、太常、吴相、楚相)
周易和年青龙坐在桌案两边表演,各据一方。
周易饰演太常袁盎,年青龙饰演中大夫应高。
同学们屏气凝神,认真观看,吸取一些经验。
第一组登场的同学,台词表演就这么有难度,挺出乎大家意料的。这种台词表演和一些偶像剧的台词完全不是一个难度。就算是前世,还珠流星什么的,根本不能比。
大多数同学的考试题目没有这么难。
但第一组出场的考题这么难,把同学们吓一跳,对比一下自己的考题,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台词表演继续展开。
年青龙:袁公是出了名的聪明人,想当初,名将周勃、丞相申屠嘉,都曾经在袁公的手里栽过跟头。我们大王非常赏识你,认为你是大才。在你面前有两条路,要么留下,大王任你为中军参军,主持军务。要么就杀你的头,绝不让你回去。袁公要好好考虑考虑啊!大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应高,还是劝袁公一句,良禽择木而栖啊!
剧中这段,演员把“申屠嘉”读成了“申署嘉”,那是错误。在历史剧里,这种错误很常见,演员缺少历史知识,并不奇怪。不管前世今世,都是这样。
当然,这种错误和“水许传里有个李达,手舞两把大爹”的错误不可一概而论,前者是缺乏历史知识,后者是没文化,那就很可怕。
不过年青龙没有照本宣科,将错就错,而是改了过来,很有水平。
周易:应先生,我们都是老朋友。我也有一句话,想请你带给大王:月盈则亏,物极必反。目前吴楚军势虽然鼎盛,但老臣来时,听皇上说,朝廷已经将李广、程不识的塞上军骑调往南方。一旦李程部与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