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南越各方势力(2)
作者:巫山哥      更新:2023-01-27 16:29      字数:2455
想着宗师里不服管教的赵云,镇南将军以及南征大军应运而生。

  所谓山高皇帝远,就算是中原地区都时有叛乱出现,更何况是在这么偏远的南越。

  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以交趾太守为首的中央官员与当地土著人爆发冲突。

  交趾女子征侧因其夫为太守苏定所杀,愤而起兵反抗,其妹征贰也号召回应。

  姐妹两人所带的叛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的支持,因此击败汉朝驻军,攻陷岭南六十五座城池。

  征侧自立为王,号称征王。

  光武帝便下令南方各郡制造舟、车,修筑道路,储备军粮,准备日后进兵平反叛乱。

  建武十八年四月,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当时马援已五十多岁。

  他统领汉军八千,合交趾兵共两万军队,以及两千艘车船,采水陆并进方式,南攻交趾。

  马援大军沿水路而进,深入交趾腹地,依山开道千余里,直捣二征巢穴,二征落荒而逃,后来还是被马援军擒获。

  建武十九年五月,二征被斩首,叛乱弭平。压是压下去了,损失却比较惨重汉朝在这里的官吏全部被杀掉,到现在不少地区仍然陷入瘫痪状态。

  交趾、榆林乃至南边的合浦,官员时至今日形同虚设。实质上,大汉对交州的统治,象征性地派驻了官员,只是尽力安抚各方矛盾,不造反就是万幸。

  汉顺帝永和二年,日南当地有个叫区连的土著人忍受不了州府的压榨,果断起兵,干掉象林县令,划地为王。

  汉顺帝意欲发动四州人马前去镇压,被大臣们劝止。虽然区连只是占领了不足一个郡的地盘,但此人可是开辟了后世越南一带从天朝成功独立出去的先河。

  因此,区家尽管在中原名不经传,四十多年过去,这个家族人丁繁茂,成为南越土著里举足轻重的大家族。

  另一个家族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是士燮。

  他的祖先原来是鲁国人,后来因为逃避新朝末年战乱而来到南方。

  到了第六代也就是士燮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原本难民的身份发达起来了,其父亲士赐曾在汉桓帝年间担任过日南郡太守。

  士燮本人出生在交州的治所所在地苍梧郡广信,取字威彦。

  汉朝时候广府的概念最初源于广信,继承秦朝的汉代粤语也是在此地酝酿开来的。

  士燮的表字可以算作表字中的矛盾式,也就是名和表字的意思正好相反,燮字意为调理、调和,与他日后妥善调和其家族与所属政权间的关系相吻合。

  年轻的时候士燮就远赴京师学习,并拜颍川人刘陶为师学习左氏春秋,因为学业有成被举为孝廉,补尚书郎的职位,后因公事免官。

  就在赵云南征之前,谏议大夫刘陶因宦官当权乱政的问题,向灵帝进谏而被诬陷下狱,所谓公事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反正士燮在洛阳是呆不下去了,只得回交州。

  谁知他父亲士赐去世,目前在守孝期间,但士家因其父和他本人在雒阳的经历,成为南越的新兴势力。

  此时的交阯刺史朱符,本身就鱼肉百姓,袁术一来,自然会让他的收入大减。

  可以说,他是这次事件的幕后推动者,要不然,一群土著如何敢对抗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