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东风赞(八))(2)
作者:丁一      更新:2022-10-30 02:23      字数:5140
��酒醒了一半,急忙道:“还请首长明示。”周伟人又笑笑,道:“胡百昌还有一个名字,叫胡底,不知你听说过没有?”一听到这里,李剑生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嘴巴。胡底,当然知道啊,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龙潭三杰”之一啊!在李剑生的印象中,胡底好像是1905年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1925年入党。长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30年在天津主持"长城通讯社",与李克农、钱壮飞战斗在敌人要害部门。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侦察部部长、中革军委野战司令部特派员、国家政治保卫局红军工作部执行部部长。作为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国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被周恩来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惨遭张国焘杀害。其实,李剑生一开始设立保卫局时,最看好的就是胡底,或是钱壮飞。至于李克诚,他倒不想了。有一次,他还问过红17师参谋长钱壮明,问他是否有个叫钱壮飞的哥哥或是弟弟,结果钱壮明认真思索了一下,说,没有。至于胡底,李剑生倒是关注过,只是想到这个人后来在红四方面军中无声无息了。当初他还以为被张国焘给暗杀害了,自己还好生痛惜了一回,却不知此人早已到得自己部队,是自己不能知人善用。不过想想也理解,一呢,当时从各部队抽调过来的红军干部多,有1000多人,自己也没有一一见面;二呢,胡底没用真名,而是用的原名,自己不知道。三呢,当时自己一直忙于作战,倒顾及这方面的工作少了。还好,这个人没有如历史上一样那样冤死。这样一想,心情好些了。再一想,这伙计还真心不错,真心沉得住气,自己这样一个精明的人,都被他给骗住了。想到这里,感叹龙潭三杰真是名不虚传,心头当下大喜,知道找着人了。周伟人看到李剑生一脸喜色,心底知是什么回事,笑了笑,喝完杯中酒,又与旁边和张闻天碰杯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李剑生自责有些过了。要知道,接到调令时,胡底已经被张国焘抓进了监狱。还是看在红三方面军李剑生的份上,张国焘其时没有杀他、而且勉为其难地同意从监狱里将胡百昌放出、并送到李剑生所部——其时,胡底用名仍是胡百昌。这就导致李剑生一直不知情了。

  李剑生大笑了一回,一杯酒下肚,正好看见许正方回来,又把他拉住,要求他再次去发报,发给罗荣桓,让他成立方面军保密局,现保卫局局长王可义调保密局局长。升后勤司令部仓保处处长胡百昌为方面军保卫局局长。想了想,估计罗荣桓不理解,又加了一句,胡百昌原名胡底。相信,有了这句话后,罗荣桓会理解的。许正方答应了,又汇报说,先前已经发电过去了,又说那边回电,预计100名空军战士的队伍今晚动身,明天就会到。李剑生点点头。许正方又去发报了。

  想到今天这场酒喝得这么有成绩,李剑生心头很快活,当下豪气一升,又瞄上了左权。见李剑生端酒过来,正和朱老总谈得兴起的左权立即站起来,端起酒杯笑道为:“剑生同志,一晃又是一年了,见个面不容易啊。来,今天我们先干一杯。”见左权如此做派,李剑生也不犹豫,与左权碰杯,两人干了第一轮。知道左权眼下心情好,当下就向左权提出,自红三方面军武器维修、制造缺少人才,请左副参谋长支援几个人才。左权眼下是红军副参谋长,这个武器制造一直是他主管的。虽然知道李剑生从一开始就重视武器维修和研制,他红三方面军的武研人才只怕不比自己少,但想了想,仍旧同意了。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意见,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栋材、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钢铁系的陆达、云南大学采冶系毕业的李树人、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学生高源、上海雷氏德工学院动力工程系毕业的唐成仪等15名高级知识分子等调任红三方面军装备部。

  事实上,左权手头人才多,其中高级知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