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黄巾乱 第347章 凉州对(第二更,求票)(4)
作者:庄不周      更新:2022-12-25 03:58      字数:6192
�此不可不留意一二。”

  “天下出精兵处甚多,然不论是幽并凉,还是巴蜀荆楚丹阳,都是边鄙之地,无有富庶之乡,何也?只为人有口腹之嗜,则无苦战之心,有诗文之雅,则无强健之体。将军本幽州之人,起于并州,如今又坐拥凉州。如果能涉足巴蜀,和协诸蛮,则天下精兵,半数在于将军,兖豫青徐,虽称天下膏腴,不过是为将军准备的辎重给养,何足道哉?”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纵有百万兵,一日无粮,不战自溃。关中沃野千里,秦人仗以征伐天下,汉以关中享二百年国运,如今关中于将军之手,以将军之新政,只要招揽到足够的流民,三五年之内,即可仓满粮足,供十万大军常年征伐。”

  “凉州虽缺良田,却多上好的牧场,秦人崛起于天水,便是靠养马为业,汉家三十六牧苑,大多都在凉州,假以数年准备,可得战马二十万匹。”

  “……”

  在一句句看似随意的闲聊中,以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为腹心,以凉州为依靠,征兵养马,只等时机成熟,就挥师东向,席卷天下的宏伟蓝图渐渐露出了雏形。

  刘修静静的听着,不时的呷一口茶。阎忠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描给着逐鹿天下计划的模样让刘修想起了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画策,鲁肃在江东为孙权作谋。如今刘备还他的羽翼之下,诸葛亮大概还没出生,鲁肃最多是个小屁孩,可是阎忠却在为他做同样的事。

  阎忠在历史上好象没什么名声,但他说的话足以说明,这世上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乐。哪怕你是和氏璧,遇不到卞和,你就是一块顽石,注定要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光彩。

  “先生说的这些,好象有些言重了吧。”等阎忠说完了,刘修很虚伪的摇了摇头:“既然先生说黄巾之乱很快就能平息,那我自当坐等陛下平叛成功的消息,亦或者等着陛一道诏书,就率军奔赴前线,又哪里用得上这么周详的计划。”

  阎忠也不点破,“将军,可是础润而知雨,萍动而见风,君子见机而作,备于未萌之时,又岂能临时计划?黄巾之乱虽易平,天下土崩之势难解,大乱将至,将军岂可等闲待之?”

  “不瞒先生,我担心的也不是黄巾,我担心的是我平定凉州的一片苦心,会被人以为拥兵自重。正如先生所言,并凉皆是精兵所在,我在并州之时,便有人担心我养寇自重,如今为了解凉州困局,我又要建羌军以分离羌人,只怕弹劾我的奏章已经堆满了陛下的御案。不日之内,便会有新的凉州刺史到,我说不得又回洛阳去做富家翁了。”

  “将军放心,且不说此时此刻凉州尚未平定,就算平定了,又有谁能解凉州的困局。建羌军以羁縻羌人精锐。以羌治羌,此为上策,如解散羌军,不异于放虎归山,释龙入海,自生事端。谁要是这么干,就算将军容得,凉州人也容不得。”

  刘修笑了,阎忠也笑了,在衣襟上擦了擦手。举起茶杯向刘修示意。两人喝了一口,阎忠又说道:“将军坐关中,靠凉州,左揽并州,右手也不能空着。”

  “先生的意思是?”

  “我想。那么多地方都乱了。太平道的人都跑到凉州来了,又怎么可能不去益州?将军当做好准备,益州一起,陛下也许就会让将军入益州平叛。益州多山,羌蛮众多,不良于骑。将军的并州铁骑虽然骁勇,恐怕无用武之地。以忠之见。羌人善于山地作战,以羌军入益州平叛。正当其用。”

  刘修连连点头赞同。益州以山地为主,骑兵发挥不了作用,善于山地战的羌人倒正是可用之兵。如果能把益州夺到手中,那可真是从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