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刘备的领悟(2)
作者:
庄不周 更新:2022-12-25 04:05 字数:3269
��个问题。”刘备瞅了简雍一眼,捏起空拳,轻轻的敲着自己的腿:“我在想,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简雍手慢了下来,仰起头看着刘备:“你想出来了?”
“嗯,我想通了。”刘备把目光挪到水潭边,看着潺潺流动的溪水,嘴角挑起一抹欣慰的笑容:“我突然明白了老子‘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的含义。”
“上善若水?”简雍一时有些糊涂,过了片刻,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用力的一拍大腿:“顺着水走?对啊,这些水很可能是汇入大江的,只要沿着水走,我们就能走出大山。我怎么没想到呢。”
“你说得不错,可是不仅如此。”刘备笑着摇摇头:“宪和,你再想。”
“还有?”一旦有了生机,简雍精神忽然振奋起来,脑子似乎也重新有了活力。他想了想,还是想不出太多,只好求助的看着刘备:“玄德,你就不用卖关子了,我又没像你一样在卢先生面前受教过,对老子也一知半解。”
“这学问可不是我先生教的。”刘备的眼睛越过远处的山峰,笑容慢慢的有些落寞,眼神也变得有些空洞。精通老子的是天师道和太平道的人,刘修也研究过老子,可惜后来军务繁忙,慢慢的就放下了。刘备跟着学过一段时间,但他也没有真正用过功,只是读读经文,却很少有时间坐下来静坐冥想。这些天生路断绝,他觉得自己很可能要老死在这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里了,所有的雄图霸业都离他远去,死神却越来越近。他万念俱灰,不期然的开始静坐,开始冥想。
不知怎么的,他一开始冥想,当年读过的那些字句全浮现了出来,最清晰的倒不是尚书,而是老子。那些看似简单直白,却又含义丰富的话让他着迷,让他心醉,让他似有所得,却又飘忽不定,怎么也抓不住。他沉醉其中,如痴如狂,无时不刻不在想着那些话背后的真义。
直到刚才,他被水底下小鱼拨动水花的声音惊醒,这才豁然开朗。
刘备摇摇头,眼神重新恢复清明。“你知道我为什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成功吗?”
简雍眨眨眼睛,安慰道:“其实也不是一点用也没有,只是还缺一些运气罢了。”
“不,我是把努力的方向想错了。”刘备将身子靠在大石上,目光落在简雍脸上:“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可是我不能不争,退而求其次,那只能‘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看车骑将军,他和我们一样都来自涿县,刚到洛阳的时候什么根基也没有,还背负着先生一家的生存压力,为了养活师母和师弟和我们几个,他开面馆、做生意,赚到了钱,让我和子言能安安稳稳的在永乐宫里侍候太后。后来出仕,袁家争关东,他争并州,并州贫瘠,户口不足关东一郡,没有愿意去,可是他去了,所以他很轻松的得到并州。凉州羌乱频起,民不聊生,朝廷几次欲弃凉州,关东人也没人愿意去,他去了,凉州也是他的。他开始要的,都是天下没人想要的地方,可是现在呢?凭借着并凉的精兵,他拿下了益州,天下还有人能和他争吗?”
简雍恍然大悟:“这……就是不争而争的道理?”
“你说得太对了。”刘备叹了一口气,“他成功了,反观我,我失败了。可是为什么失败?道理很简单,我争的都是天下人想争的。我想凭读书出仕,可是天下想凭读书出仕的人何其多,仅洛阳太学就有三四万学子。我想凭征战取天下,可是我除了一身武技,还有什么资本?投靠袁家,只能被袁家当刀使,一旦他们觉得我危险了,随时都会除掉我。袁术为什么把鲍鸿安排到我身边?不就是因为他们一直不放心我吗。我想得益州,可是想得益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