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神保余孽(2)
作者:小张局座      更新:2022-10-31 17:06      字数:5895
�的小势力,通过合纵连横和联姻等方式力争在乱世中存活。直至津轻为信的出现,使得北奥的战国时代末期又出现了一抹精彩。

  说起战国时代陆奥国北部的情势,可以说是以糠部郡及支配该郡的有力大名南部氏为核心的。在《奥州余目记录》中被称作“大郡”的糠部郡乃是当时日本律令制分国中面积最大的郡,郡内又分成一户、二户至九户和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等若干地区,有些地区甚至与别的分国一个郡的大小相差不大。

  十五世纪的室町时代,被称为“奥州糠部南部一族”的以“户”为独立所领的一户、三户、四户、七户、八户、九户诸家(为了不致混乱,下文根据上下文语境或称某户,或称南部,众所熟知的南部晴政便出自于三户氏。南部氏的家祖南部光行有六子,长子行朝为妾腹子,为一户氏家祖;次子实光继承了宗家;三子波木井实朝为根知城八户南部氏的家祖;四子朝清为七户氏和久慈氏的家祖;五子宗朝为四户氏和栉引氏的家祖;六子行连为九户氏、小轻米氏和江刺氏的家祖),他们均以“南部”为苗字,形成了广大的族缘关系网,并通过这种关系共同支配糠部郡。其中被称为“南部殿”的三户氏,逐渐获得了南部氏一族的总领地位。

  十五世纪后期,三户氏开始向糠部郡的周边扩张势力。西侧的津轻地区包括平贺、鼻和、田舍、山边四郡及外浜、西浜地区(中世未纳入分郡的津轻半岛北部和西部地区),本由下国安藤氏所支配(安藤氏即俗称的安东氏,安东氏的称呼为室町时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永享四年,三户氏攻击安藤氏,安藤氏败退至虾夷,三户氏逐渐控制了津轻地区;长禄元年,八户氏击败了安藤氏家臣蛎崎藏人,占领了安藤氏在此地区的最后一块领地宇曾利乡;文明十五年,三户氏当主南部信时命弟弟行实为津轻郡代,在津轻外浜东部的堤浦构筑据点,成立堤家;明应七年,南部信时又命子康时出继堤家。在南部信时的殁年文龟二年,堤(南部)康时的庶子经行以津轻地区中心地区的大光寺城为据点,成立大光寺家,支配平贺郡。

  在此前的延德三年,南部信时还命一族久慈氏的庶流久慈光信入大浦城,成立大浦家,支配鼻和郡。而在十五世纪后期,南部信时的弟弟信实入继久慈氏的嫡流为养子,三户氏趁机获得了久慈氏的所领。

  文龟年间,津轻地区的浪冈城主浪冈北畠氏半从属于三户氏,掌握着对田舍郡、奥法郡和外浜北部的支配权。浪冈北畠氏为南北朝时期镇守府将军·陆奥守北畠显家的后裔,被尊称为“浪冈御所”。浪冈北畠氏以三户氏为后盾,取代了下国安藤氏成为支配津轻地区的正统权威,同时对于北方的虾夷也保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三户氏的南部信时在津轻地区所部署的支配体制主要是通过庶子及一族之子世袭“郡代”,这也是十五世纪末期至十六世纪初期南部氏对于津轻地区的支配体制,也可看作北陆奥战国时代的开端。

  除了糠部郡以外,与其相邻的鹿角、岩手、闭伊也是三个大郡,但并没有出现有实力能够支配全郡的势力,基本由一些地头出身的小领主割据。鹿角郡主要由南部一族一户氏的庶流·长牛城主长牛氏及大汤氏、大里氏等被称为“鹿角众”的在地势力所掌握,由虾夷返回出羽的下国安藤氏也对此地有所渗透;岩手郡主要由郡南端不来方城的三户氏家臣福士氏、郡西的川村氏和安倍氏、郡东的工藤氏等“岩手众”分治,而邻郡斯波郡出自于奥州探题大崎氏的名家斯波氏也占据着一部分地盘;闭伊郡则由文龟元年被南部信时派往此地的一户氏庶流所支配,因以郡中央的千德城为据点,故称千德氏。此外还分布着田锁氏、小本氏、船越氏等被统称为“闭伊众”的在地势力。可见糠部郡的三户氏对于邻接三郡的控制主要是以一户氏等庶流及谱代家臣世袭城将,并将小规模的在地领主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