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天意(4)
作者:清莲白灵      更新:2022-10-30 19:13      字数:4600
�案例,从没见过一例夫妻俩中有一个人特别健康,另一个特别缺爱的。关系里,所有人都是各取所需。

  有可能表面上妻子特别缺爱缺安全感,整天向丈夫索取,丈夫对妻子很好,情绪上物质上各种满足妻子。

  大家都觉得丈夫给妻子的多,丈夫更暖所以更健康,其实不然。

  丈夫极大可能有拯救者情结,或者是个“中央空调”,只有通过不断给予别人才能获得满足感、优越感和成就感。

  妻子和丈夫都缺,其实都是在讨。妻子能获得安全感,丈夫能获得价值感。

  我也遇到很多案例,妻子各种脾气不好各种作,但是丈夫非常平和稳定。

  一开始我也好奇丈夫怎么会找这样的妻子,后来我发现,这样的丈夫通常缺乏情绪感受力,情感是比较“木”和比较压抑的,情绪化的妻子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刺激。

  这样缺乏情感表达的男人如果再找一个平和的妻子,生活会十分压抑沉闷,所以会找那种能表达能“作”出来的妻子。

  家庭中的情绪是需要出口的,如果愤怒不由这个人表达,就会由另外的人表达出来。

  个人认为关系这个东西特别公平,真的没有便宜可占。

  如果一个人条件比你好特别多,性格比你好特别多,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就大很多,那他凭什么和你在一起受虐呢如果他和你在一起,一定是你能满足他。

  那么问题来了,好多人说那我从小就缺爱,现在也各种作各种木,到哪里找一个和我一样奇葩的人呢?

  更何况了,难道小时候不幸福长大还要不幸福吗?我有病,你倒是给我药啊!

  我说,首先要看这个“病”怎么定义。

  让我们摸着良心想一想,谁从小长到大没经历过点挫折啊谁没遇上过点“创伤”啊谁是一路走来一帆风顺的啊

  那些从小被保护和宠爱得特别好的人,进入社会才发现世界原来不是围着自己转的,这时候痛苦才刚刚开始的呢。

  所以如果你非要说病,那每个人都是病人,好的心理咨询师就是那些病得“刚刚好”的人,他们既知道生病是什么感觉,如果这个想要的人恰巧也能给你你需要的,你们就可以愉快地在一起了。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局。

  作为人,我们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比如你过去被关爱的人生体验特别少,某一段时间里面你可能会很想要关爱,这时候正好有一个人能给你,你们就顺理成章在一起。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你感觉并不那么缺乏关心和照顾了,希望多一点自由和价值感,那么这个人就不见得仍然能够满足你了。

  所以有人关心前面写的两种姑娘的结局怎么样,实话说我也不知道。

  她们现在和伴侣能够互相满足,但是有一天第三段里的姑娘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吃男人给她做的“营养餐”;

  或者第六段里的男人觉得我受够了,我宁愿过平静麻木的生活也不要成天听你撒泼,那么他们的互动一定会改变。

  这种时候,一种解决方法是分开——这也是大多数人常选择的;另一种办法是去看两个人能否共同成长,创造性地满足彼此的需要。

  比如,丈夫受不了妻子歇斯底里,那么妻子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