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信息与决策(2)
作者:行者雷昂      更新:2022-10-23 08:55      字数:3085
�归义军和回鹘人又如何,说起的东西也只能是泛泛。当然,也有可能是对方并不配合,使得老罗对东方的情况依旧停留在曾经的“史书”概念里。

  赫尔顿则完全不同,他是老罗派出去的一双眼睛。

  对于这个时代在东方的这片世界来说,赫尔顿与老罗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老罗是不同时间线上的旅人,赫尔顿则是来自遥远西方的异客,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够了解这个时代的东方,老罗的概念是来自于书本上,赫尔顿的印象则是来源于旁人的口述。

  所以,赫尔顿用眼睛所看到的点点滴滴,对老罗来说都弥足珍gui。

  赫尔顿是作为一个普通行商的身份去轮台城的,所以他能接触和看到的就是底层的一切。再加上李德明所说的一些大概消息做大的脉络,老罗把这些都汇总一遍之后,得到的结论只有两个字混乱。

  没有什么词汇能比这两个字更能确切的形容眼下的局面了。

  汉人、回鹘人、吐蕃人、党项人、契丹人、黠戛斯人、突厥人、甚至还有羌人或者鲜卑的一些残留贵族以及很多搞不清自己族系的家伙纠缠在这片土地上,无关善良与恶毒,也不要提什么正义与邪恶,他们彼此间互相掠夺,偶尔又彼此依存,没人能挣得绝对的统治位置。

  即使有人短时间能够统合几个大小势力,也顶多不过支撑短暂的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更短的几年时间,然hou分崩离析。

  因为昔日大唐的余辉照yào外加人口的关xi,党项人在这片地方是个相对较大的群体,与他们相似的是归义军这个同样属于藩镇的势力,两者之间很是相似。对于东方最dà的势力赵宋和北辽,他们的态度几乎是相同的,用一句这个时代的话就是,听调不听宣。

  赵宋和北辽在东方彼此牵制,没有余力开拓河西这片广大的区域,才是这片区域的大小势力能够安然的基础。

  至于之后党项人定难军能够支撑着走下去,甚至建立独立的王朝,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有党项人的人口基数做支撑,其他的什么能臣良将不过是因人成事,没有人口的基础,党项人拿什么来对抗西部的回鹘人和葛逻禄人?更何况还有吐蕃高原上下来的蛮人。

  汇总了这样一个脉络之后,老罗才稍微松了口气。

  作为曾经的特战军事主官,他深刻明白做一件事情最dà的忌讳就是情况不明。没有情报做参考,任何的谋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眼下这些信息虽然仍jiu很粗陋,却可以让他根据这个思考的脉络来处理事情,而不是毫无头绪的闭门造车。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什么都不管,像在中亚一样横冲直撞。

  但那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注定会到处都是敌人然hou这区区十多万人还能在河西一带安居吗?

  肯定不成的

  在中亚,老罗选用的是过江龙的做法,就像过路的土匪一样捞一把走人,谁也没奈何。

  但是到了河西走廊或者河套地区,再这么做就不合适了。

  老罗带着这十多万人是要扎根在片土地繁衍生息的,弄得满地是仇人,每天里忙着打仗吧,还怎么拉拢人力资源?

  更何况打仗有缴获不假,但也同样有消耗,一旦消耗大了,肯定难以维系。那就是人心丧失,分崩离析的时候了。

  所以,长远考,光凭刀子来说话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