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2)
作者:
行者雷昂 更新:2022-10-23 08:57 字数:3491
基本竣工的木屋营地就像一座小型的城市,粗大的木栅栏圈住外围的同时,也在内部分割成了不同的居住区,就像是后世的住宅小区,不同的只不过所有的房子都是木头建造而已,居住区里面校场、集体仓库、厕所、浴屋、工具屋之类全部应有尽有,此外还有专门的取水点和垃圾堆放场……
所有新建的木屋大小并不相同,大的能有数百平,小的仅有几十平,但却同样都有一部分石砌的结构,那是用来取暖的壁炉和火炕,此外还有独立使用的厨间和洗漱间,余下的空间则是留给各家自己筹划,这却不是集体劳动所能顾及的。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木制的房子最大的好处是建造快捷,坏处却是容易发生火灾,火烧连城真的不是什么玩笑事。
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的罗某人只好强制规定每座木屋的间距要至少二十步,彼此直接的空地上还不允许堆放杂物,几位老人曾建议如唐长安城一般设立坊墙用来放火,但终究时间和季节以及人力所限,只能留待天气转暖之后再议,罗开先倒是想制作一些人力消防车,但同样受限于时间、效率和工艺,无法之下他命令工坊制作了一批木排,上面刻好一些营地内用火的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宪兵队的人四处安设,也算是营地纪律的又一项提升。
这座粗糙简陋的城市并没有这个时代通有的城门和高墙,只有木栅栏和拒马还有为数众多的陷坑以及水道做为防御,不过却没人担忧这里的安全,先不说罗某人预设的各处防御点,单单围着营地随处设置的木制望楼就不是好相与的。
每座望楼的高度仅有不足二十米,占地却也有近五十个平方,上下分为三层,最底层是哨兵存放马匹的地方,中间一层是轮岗休息之用,最上层则布有床弩和小型抛车作为防御战具。每座望楼之间的距离是二百步,配合上面布设的武器恰好可以形成交叉火力。
因为时间仓促,种种布置已经可以说是眼下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虽然不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城市概念,却完全附和罗某人的想法——在他看来,如果真有什么敌人能够攻到营地里,他在外围设置的暗堡和地窝子就完全是摆设了。
所以,营地的四个出入口连大门都没有,只是在每个通道口堆放了几块巨大的石头——这些石头原本是散落在荒地上的,这些石头多数都是花岗岩,很难移动不说,同样难以凿烂,巨石被人们移动到通道口之后,罗开先提了一个建议,借助几块石头做基础,再堆砌一些石头,用石灰浆勾缝,就变成了颇为原生态的石头房子,这些房子恰好可以作为通道值守哨兵的住所。
同时考虑营地在外人眼中的识别功能,由最年长的老李坦题字最好的石匠来操作,在四个出入口的大石头上,分别雕刻上了“灵州”的字样,精神矍铄的老李坦兴致上来写的字有些颤颤巍巍,配合石匠的手艺,在天然平整的巨石上雕刻出来的字样虽然说不上工整庄严,却颇有一些雄奇、古拙、粗旷外加自然之美,即使习惯了军营秩序感的罗某人也没有任何不满意的想法。
之前的大风和晴天使得新建的木屋变得干燥宜居,连同内里新建的土炕都已经完全干透,完全可以让人们搬迁入住了。
于是,趁着零星的雪花刚刚飘散,所有人开始忙碌着移居的事情。
因为时间仓促,营内的老人们只是仓促命人在新建营地东面设立了一个祭坛,然后宰杀了牛羊骆驼各一头作为三牲祭礼,摆上供桌之后,由几个老人带着指导,罗开先负责念诵祭词,除了一部分守备营战士再加上各家各户出一个代表参与,三拜九叩祭告天地和之后,算是完成了一个简单祭礼,也不用再有什么领导致辞,直接开始搬迁事宜。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