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战争赔偿(2)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1-30 18:23      字数:10968
��政府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已经丧失了话语权,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

  不听话换一个政府就行了,英国人花了大代价保住了他们,是希望在意大利地区扶持一颗听话的棋子,增强在意大利地区的话语权。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银行财团被贷款给套牢了。撒丁政府还欠英国人一屁股的债,要是不想办法保住他们,这些贷款,就全部打水漂了。

  这笔巨额的赔款,与其说是撒丁王国承受的极限,不如说是英国人愿意继续投入的极限。

  ……

  1848年7月7日,奥地利驻伦敦大使和流亡英国的撒丁政府签订了停战条约,内容赫然就是这次英奥维也纳密谈的翻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

  英国银行财团向撒丁政府提供了贷款,一次性支付了奥地利战争赔款2亿盾,剩下的分二十年付清,年息5%。

  ……

  要钱不要地的决定是弗朗茨做出的,如果法国这个猪队友不出问题,那么大家联手瓜分撒丁王国,奥地利可以获得富饶的热那亚和都灵地区,确实值得出手。

  但是现在法国人自顾不暇,奥地利就只能独自上阵。可惜奥地利的胃口不好,一口吞不下撒丁王国。

  如果不能灭掉撒丁王国,只是占领他们一部分领土,那么很长时间都要面对民族起义的威胁,难以将这些地区转化为国力。

  况且,奥地利国内的意大利民族已经够多了,弗朗茨不希望继续增加下去,这不利于他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

  奥地利在撒丁王国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自然也获得补偿。

  比如说:英国人将支持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进行扩张、默认奥地利加入海外殖民扩张。

  相比局势复杂的意大利地区,获得英国人的支持后,奥地利在巴尔干地区扩张,只需要和俄国人沟通就行了。

  海外殖民扩张就更简单了,只要奥地利开辟殖民地的方向,不和英法核心利益发生冲突,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不得不说,帕麦斯顿的判断力很准确,奥地利的战略重心早已不在意大利地区。

  现在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费利克斯首相为首德意志派,主张在德意志地区进行扩张势力。

  紧随其后的是陆军大臣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为首的近东派,主张向巴尔干地区扩张。

  以及路易斯大公为首的殖民派,主张开辟海外殖民地。

  蝴蝶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历史上这个时候,奥地利政府都在忙着镇压叛乱,绝对没有这么多人想要对外扩张。

  在这些战略的背后都有一个,或者是多个利益集团在推动。从表面上来看,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实际操作起来,又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弗朗茨没有急着表明立场,政治很多时候不能只考虑对错,更多还要看涉及到的利益集团,和可能引发的变局。

  ……

  帕麦斯顿这次出访不光是为了意大利问题,还包括调停这次普丹战争,在这个问题上奥地利同样也有很重的话语权。

  “梅特涅先生,我觉得在普丹战争的问题上,我们两国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普鲁士王国擅自挑起战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国际社会谴责的,作为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