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奥波冲突(2)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1-30 18:40      字数:11000
口进口成为了必然。

  早在农业危机爆发前,维也纳政府就做好了放弃农产品加工业的准备。没有办法,这个产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能作为初代工业。

  最近这些年,欧洲各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奥地利能够保住农产品加工业的霸主地位,主要是控制了大部分原粮产能。

  显然这种情况无法持续下去,从农业危机爆发过后,各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就不在为原材料发愁,奥地利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这种背景下,再继续加大投入在这上面死磕,不如将力量投入到新兴产业中,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拉开大家的实力差距。

  没有了政府重点扶持,利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还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面粉厂之内缺乏技术含量的企业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技术含量越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占据的优势越明显。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就只能陷入价格战的怪圈,很难更进一步。

  这个时候,企业要么进行转型,要么进行技术升级。比如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后世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都是被现实给逼出来的。

  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了生存下来,就不能单纯的加工一道产品,必须要增加环节,提高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次农业危机也促使了奥地利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1872年维也纳市面上增加的饼干、罐头、各类垃圾食品种类,就要比过去五年增加的总和都要多。

  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出现,让很多企业陷入了新生,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反应迟钝的企业,仍然在苦苦挣扎中。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个年代的竞争根本就不算啥。即便是竞争最激烈的面粉厂,只要管理得当,都还有不错的利润,距离赔本赚吆喝还远着呢。

  费利克斯首相严厉的说道:“不管是什么原因,波兰人挑衅我们都要给予强硬回应,让他们知道厉害。必要时候可以采取军事行动,让波兰人清醒一下。”

  采取军事行动,弗朗茨眉头一皱。他觉得事情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就算是波兰人脑子抽风了,也没有道理招惹奥地利。

  不待弗朗茨开口,财政大臣卡尔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教训波兰人容易,就算是攻克华沙都不难,问题是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好处呢?

  现在的国际局势不适合对外扩张,波兰王国又穷得叮当响,除非接受波兰的农产品做赔偿,否则我们恐怕连军费都收不回来。”

  怒而兴师,乃兵家大忌。

  波兰的土地虽然不错,但弗朗茨实在是提不起野心。经过了独立战争,波兰人的民族主义已经崛起,想要消化他们实在是太难了。

  就为了一片适合种粮的土地,给帝国埋下分裂的隐患,完全是得不偿失。这个不定时炸弹,谁爱要就归谁,反正弗朗茨不准备放在家里。

  接受波兰的农产品做赔偿,那更是一个笑话。就如同一战后,英法接受德国的工业制品抵债。

  德国人靠战争没有能够为了国内工商业打开英法的市场,反而通过战后赔款达到了目的。

  贪图一时之利的英法,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受来自德国的廉价工商业制品冲击,英法两国工业走向了没落。

  二战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