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灵活外交(2)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09-06 13:34      字数:3887
�联邦的继承人。

  债务可以不继承,领土却是要接收的。莱茵兰地区是德意志联邦政府直辖区,不属于任何一个邦国,合并后自然会变成维也纳政府直辖区。

  没得说,既然是中央政府的直辖区,自然就要由中央政府拨款重建了。下面的邦国最多人道主义上支援一点儿,法律上他们是不承担责任的。

  几百万人的返乡安置,从衣食住行到工作岗位,都需要维也纳政府来解决,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相比之下,新占领区的建设就不算什么。尽管同样开销巨大,可是时间上没有要求啊!

  遣返了当地人,就变成了无人区,维也纳政府可以想什么时候开发,就什么时候开发。

  除了这些开销外,还有一个巨坑要填。战争进行到现在,奥地利军队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抚恤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截至到目前为止,维也纳政府已经累计发放抚恤金4.6亿神盾。这还不是结束,费用超过10亿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就看军功田能够充抵多少了,要是士兵们都选择拿现金,估摸着维也纳政府距离破产也不远了。

  把所有的开销加在一起,因为这场战争,维也纳政府需要支出的最终费用,绝对不会低于五十亿神盾。

  因为战争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七十亿神盾,间接经济甚至超过了一百五十亿神盾。

  单纯算经济账,让法国人赔几百亿神盾,真是一点儿也不冤枉。

  然而,现实非常的残酷,要求提得再多,人家没钱就是没钱。甭管赔款金额设置多高,最后能拿到手也只是人家兜里有的。

  如果不是收获了大量的殖民地,同时扫清了统一德意志地区障碍,并且奠定了奥地利的欧陆霸主地位,这场战争维也纳政府就赔掉裤衩了。

  从这方面来说,弗朗茨不得不感谢法国人家底丰厚。对比一下原时空的一战就知道,作为战胜国的英法,都赔掉了裤衩。

  有了这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弗朗茨终于明白二战前英法为什么要玩儿绥靖政策了。不是政客们不知道风险,实在是他们已经打不起了。

  “和平是打出来的”。这句话的含义,在这里可谓是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出来。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奥地利是打不起了。幸好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一年,要是持续个三五年,那就真的是动摇根基了。

  想到了这里,弗朗茨就佩服起了沙皇政府。近东战争、普俄战争、英俄战争……从弗朗茨继位以来,俄罗斯帝国就没有太平过,几乎每隔十来年就要来上一次。

  经历了这么多次战争,沙皇政府不仅坚持了下来,统治基础都没有被动摇,甚至国内的矛盾比原时空还要少。

  当然,国内矛盾缓和也是有代价的。俄罗斯帝国的人口比原时空同期少了足足两千万,工业总量也远远比不上历史同期,唯一超过原时空的的大概只有领土和农业了。

  综合国力下降了,政权却稳定了。本该是一个笑话的,却真的发生了。

  不过仔细研究历史,就会发现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不只发生了一次。

  每一次改朝换代之后,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然后社会矛盾缓解,只要统治阶级不作死,一个盛世就来了。

  俄罗斯帝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沙皇政府撑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