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刺背(3)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11-13 01:30      字数:4051
��的差别不大,但是奥金涅茨上将知道这里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曾经的奥地利帝国虽然强大,但是和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差距并不是太大,两国自然可以成为好盟友。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尽管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但是奥金涅茨上将也知道俄罗斯和神罗的实力差距,已经彻底拉开了。

  究竟是相差“两倍”,还是“三倍”,又或者是更多?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总之,俄罗斯帝国确确实实落后了。

  作为一个老派帝国,俄罗斯自然不愿意沦为神罗的小弟。据奥金涅茨上将所知,为了摆脱神罗的经济控制,暗地里沙皇政府可没有少做努力。

  眼下自己将驻法俄军指挥权送过去,在政治上那绝对是一大败笔,未来少不了被穿小鞋。

  知道归知道,奥金涅茨上将仍然没有更多的选择。国内的官僚在拖后腿,要是不找一个靠山,后面的仗还怎么打?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戴罪立功,战场上打赢了还好;要是打输了,军事法庭绝对是要走上一遭的。

  奥金涅茨上将在国内的根基不够稳固,提拔他的伊万诺夫元帅已经见了上帝,高层中帮忙说话的都没有,上了军事法庭绝对是凉凉。

  对奥金涅茨个人而言,向盟军司令部靠拢明显更有保障。凭借俄罗斯帝国在联盟中地位,加上这次的政治站队,他最起码能够捞上一个盟军副司令的职务。

  有了这层护身符在,他就是俄罗斯帝国在盟军司令部中最高层次的军官,只要沙皇政府还想要保持在盟军中的话语权,就只能捏造鼻子认了。

  至于秋后算账,最多也不过是回国后要坐冷板凳。不可能更多了,要不然就是沙皇政府自己打自己的脸。

  ……

  来自前线的刺背,尼古拉二世还没有收到消息,眼下他正忙着梳理内部问题。

  事实上,政治斗争突然加剧,“沙皇的不信任”只是一个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改革”。

  从19世纪末起,俄罗斯的工业体系逐渐得到完善,国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矛盾日渐加剧。

  尤其是欧洲经济危机爆发后,农业出口遭受重创的俄罗斯帝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民破产,社会矛盾被激化。

  面对这些情况,亚历山大三世晚年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开始对内进行改革。

  很遗憾,不等成果出来亚历山大三世就见了上帝,刚刚继位的尼古拉二世被迫接过了继续改革的重担。

  不管怎么改革,都少不了要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尼古拉二世的改革,自然也不会例外。

  某种意义上来说,尼古拉二世之前遭受算计,也是改革带来的反噬之一。

  ……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尼古拉二世不满的问道:“地方自治局那帮家伙,还不知道满足么?”

  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地方自治局县、州管理机关中的自由派,希望获得更大的自治权,以缓缓沙皇制度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很明显缓和矛盾是假,想要更大的自治权,才是这些政治实力的根本目的。

  谢尔盖·维特首相:“是的,陛下。自治局代表们坚持要求开放全面自治,包括议会、选举、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