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坎贝尔改革(2)
作者:新海月1      更新:2020-11-30 11:56      字数:4467
�刻正在付出代价。

  不仅海外市场受到了神罗商品挤压? 就连本土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就连不列颠的拳头纺织业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

  没有办法,谁让伦敦政府选择拉拢合众国呢?

  觉察到了危险的联盟国,情不自禁的向神罗靠拢。然后,在神罗的支持下? 联盟国也掀起了工业革命。

  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 联盟国工业革命的开端也是纺织业。原材料产地自己玩儿织布了? 这让以纺织业立国的不列颠情何以堪?

  要知道纺织业可是不列颠的第一大产业链? 超过三分一的英国民众,都能够和这条产业链扯上关系。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棉花产地,联盟国发展纺织业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在成本上那是轻松吊打英国纺织企业。

  一旦纺织业出现问题,不列颠的经济分分钟就会崩溃,英国人自然坐不住了。

  因为拉拢合众国的缘故,致使联盟国倒向神罗,被公众认为这是罗伯特·塞西尔政府的最大外交失误,同时也是保守党大选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野的时候,坎贝尔也没少拿这个问题抨击政府,现在换自己上台了,他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看似拉拢合众国是外交失误,实则英国政府根本就没得选择。无论有没有这档子事,联盟国都会发展自己的棉纺织业,这是利益决定的。

  早在十年前,联盟国就计划发展自己的棉纺织工业,只不过在不列颠的压力下,被迫选择放弃。

  最近几年,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强势崛起,不列颠的霸主之位摇摇欲坠,被压制的联盟国再次生出了发展纺织工业的野心。

  不同于以往,有了神圣罗马帝国在其中捣乱,不列颠已经没有阻拦联盟国发展纺织业的能力。

  到了这一步,双方的间隙已生。再怎么重视两国关系,也抵不住利益上的冲突。

  维也纳政府可以帮助联盟国发展纺织业,伦敦政府却是万万不可能干的,要不然国内的利益集团非得政变不可。

  拉拢一个存在核心利益冲突的国家做盟友,远不如拉上一个利益冲突相对较小、实力更强的国家做没有合算。

  毕竟,接下来要和神圣罗马帝国争霸,搞不好还要打上一仗,盟友不给力可不行。

  “嘴炮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现在的坎贝尔,就有几分这种感觉。前面喷得爽了,到了自己上位后,居然还要延续前任的外交政策。

  如果说只是外交上的麻烦,坎贝尔首相倒也应付得过来。政客嘛,脸皮厚只是标配。“说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常规操作。

  最令坎贝尔揪心的还是稳步下滑的国内经济,以及日渐加剧的社会矛盾。

  当然,这些问题坎贝尔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作为改革派的领袖,坎贝尔早在数年前就提出了改革意见。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喊口号容易,想要办实事难。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自古以来的改革都是成功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以悲剧收场。

  上了位,坎贝尔才真切的体会到了时局艰难。现实的一切告诉他,不是前任政府不想改革,完全是碰触到的利益太大,不敢轻易下手。

  ………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