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们就得打哪!(2)
作者:
傲骨铁心 更新:2019-11-09 20:26 字数:9722
�,造反也好,改朝换代也好,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好,本质上不就是物质剌激么。
分田地,打土豪,其实也这理。
魏公公治军,不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鱼水什么的,他就要一条——咱家指哪,你们就给咱家打哪!
要将这一思想做为全军始终灌输、并牢牢执行的铁律,他魏公公就必须赏罚分明。
跑的肯定要罚,这是没说的。
纵然是乌合之众,也分个三六九等。
这听着动静就跑的,便是那最次等的,最靠不住的。
兵败如山倒就是说这帮人,他们跑的倒是快,也能把命保住,可到时再想把他们聚拢起来可就是难于登天了。
而趴着不动的,其实也不行。最好的兵是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既能保持不乱,又能及时组织反击。显然,趴着不动的这些个家乡子弟们够不上好兵的条件。
但必须要赏他们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
或许趴着不动的同样也是吓怕了,甚至于吓的失去了本能反应,但在魏公公眼里,却是可以塑造的。
为啥?
原因很简单,趴着不动一可以减少伤亡,二就是还能把人召集起来。负隅顽抗也好,拼死反击也好,总要有人手。
跑了的到哪去召唤他们?
那跑了的,魏公公就是拿剑在脚下画条线,指不定就绕着线跑呢。
也就趴着不动的能够用上一用了。
“敲鼓!”
等人回的差不多时,魏公公下令敲鼓。
三通鼓毕,号令传下,各营管总马上拿册点人。
若名在册中人却不在的,一律勾选,不杀头,只清退。
一句话,你不回来就别回来了。
晃荡了这么久,那跑的再远的听到号声也当回营了,这时候还没回来,魏公公还能要他们?
态度决定一切!
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性质上可是天壤之别。
…………
号令一下,校场上就动了起来,不过却很乱。
因为,除了亲兵营分任了标领,明确了上下指挥体系外,其余马步四营还属于草创期,具体的上下级和指挥体系根本没有建立。
负责这四营具体的其实就是原先“拉人头”出成绩的那帮人。
如郭七癞子因为“人头”最多,营里都管他叫一声“总头”。
其余的,有营头、分头、队头,基本上还是按在肃宁出发时编练的十营为基准。
这也是魏公公当初招兵时许下的承诺,如今,他可没法过河拆桥。
曹文耀和伍福铭带来的那几十名武骧右卫的军士,目前只是负责训练,也未有实际差事。
这一点,王永寿曾过问过魏公公几句。
魏公公答说待队伍训练完毕,南下前再做统一安排。
这也是应有之意,王永寿也说不出什么,毕竟他派的坐营官人魏公公认了,调来的军士现在也都是充当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