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辞(3)
作者:
幸福来敲门 更新:2020-02-16 00:50 字数:17216
��也平常……”
天子念至这里,斥道:“什么柯村赵四郎,分明就是洪塘林二郎。”
想到这里,天子忽道:“来人!”
侍驾的司礼监太监田义入内。
但见天子道:“传朕旨意,赐罗衣,玉带,铁柱杖,坐墩,裘马于前礼部侍郎林延潮,给驿还乡!”
次日,林延潮于皇极门陛辞。
天子不朝,当然也就不见,所以也没有面辞之说,但作为大臣入宫辞行,却是必备的礼仪。
林延潮头戴儒巾,身穿襴衫来到皇极门,听着太监转述旨意,然后天子还赐了一顿酒饭。
这也是朝官陛辞天子时的惯例,天家的恩典。
这酒饭有羊肉,有御酒。用完饭后,天子又赐了罗衣,玉带,铁柱杖,坐墩,裘马五样器物。
罗衣就是赤罗衣,大臣的官袍也是罗衣所制,不同的是没有纹饰与补子。
至于玉带……明朝一品官方允着玉带,如林延潮平日穿是金带,这也就是绯袍腰金了。
御赐玉带,也是一等越级的赏赐。
至于铁柱仗,也就是铁制的手仗,苏东坡诗中就有‘柱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而官员到了一定年纪都喜欢持拄杖,特别是高官,持此铁拄杖常有些老干部的感觉。当然这也是朝廷常给致仕官员的赏赐。
坐墩,又称鼓墩,乃陶瓷所制的圆凳,看上去令人爱不释手。
至于裘马就是乘马上精致的鞍饰。
林延潮看到这些赏赐后,倒是十分平静,这些的风光都是给别人看的,自己在乎的却不是这些。
自扳倒张鲸后,朝堂上的人事也有些变动。
孙承宗升任中允,担任起新民报之事来。
反而是叶向高任北京国子监司业。
李廷机去内书堂教习,升为司经局洗马。
另外林延潮的门生彭健吾在南京户部主事任上病逝,此事令林延潮着实惋惜了好一阵。
还有一位门生侯执躬调京任吏部主事。
冯琦升为翰林院侍讲,经筵讲官。
其余的也在酝酿之中,但是对于林延潮而言,那些消息再传到他耳中时,已是在他还乡的路上了。
陈济川与数名下人捧着天子的赏赐搬运到宫外的马车上,已是平民百姓的林延潮一人出宫。
沿途上官员往来,看见林延潮离宫都是站在原地作揖,目送他离去。
也有一些久在宫里的官员不由道:“当年林部堂上天下为公疏时,也是从这个广场上离去,时天下壮其行。”
“是啊,当时老夫刚刚入朝为官,目睹一幕,忍不住拭泪。现在一转眼六年过去了,今后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林部堂。”
“不论是否再见,但几百年后他人著史定有林部堂的一笔。”
“不错,后世的读书人看到这里,会感慨一句‘为官者当如林宗海’!”
“未必,林部堂还不过三十,难说不会再启用。”
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而几名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