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仓银(4)
作者:幸福来敲门      更新:2020-02-16 00:51      字数:18670
喜,这几年改水田屯旱田还未见功,他就被革了。陛下言番薯之物无用,吃多了容易拉稀胀气,如何当主食,故而不许民间多种,若表徐贞明之功,圣上颜面上不好看,我等身为大臣的,不可令人主陷于两难啊。”

  王锡爵闻言不由深思,他记得这番薯是林延潮向天子推荐的,然后怎么被徐贞明拿去栽用呢?说明二人有瓜葛啊。

  徐贞明天子早不罢,晚不罢,偏偏在林延潮辞官后数日罢去,其中必然有玄机。

  王锡爵道:“元辅,直隶今年未有大灾情,待明年直隶各省报上来时,肯定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天子必会过问,我虽有栽培学生之心,但也知他之所以能成事,在于徐贞明也。若不报上,怕是凉了下面官员之心。”

  “若非徐贞明违圣意栽种番薯,怎么会有这等大功,他若不赏以后何人敢破格办事?”

  申时行笑了笑道:“有功者天自酬之,若是急切于彰表,反而不妥。”

  王锡爵闻言不明白申时行的意思,只能道:“那一切依元翁之意。”

  王锡爵又禀告几句其他事,然后告辞。

  申时行将王锡爵送出门后道了一句‘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说完后,申时行回到书房。

  却说王锡爵坐着申时行赠的轿子,正赶往户部。

  回朝后担任内阁大学士,他即分管户部。两人是同年,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在翰林院时就有人笑谈,将二人比作瑜亮。

  张居正去后,王锡爵因反对张居正身负天下之望,无数人请求他入阁。王锡爵却没有着急,足足等了两年才入阁拜相。

  说来天子对王锡爵的信任,其实更在申时行之上。故而王锡爵的学生李植想让他取申时行而代之。

  王锡爵不免背负于此,但入阁后申时行一直待他甚厚,没有成见,从不相疑。

  王锡爵也放下心思,报答于申时行。

  论人品,王锡爵是天下誉之的君子高士。

  此刻他在轿子上不由吟起‘*************。*************。这首诗来。

  此诗是林延潮所作,王锡爵虽觉得林延潮此人人品不及自己学生李三才多矣,但这首诗他十分喜爱,道尽了他一生之抱负,以至于每日都要吟几次。

  正在细想时,听得外头一阵喧哗声,他掀开轿帘一角看去。

  看了一会,王锡爵放下轿帘来,外面原来是顺天府上下官员百姓正在祈雪。

  王锡爵叹了口气,直到了户部方才下轿。

  户部尚书宋?早已在堂上等着,一见王锡爵即立即迎出衙门来问道:“元驭兄与元辅商议得如何了?”

  王锡爵点点头道;“已是妥当了。外库支二十五万两,不足从窖银里支。”

  宋?闻言先是一喜,随即脸上又是一黯,喜的是边饷终于有了着落,黯然的是动用窖房银实在是吃老本,掏家底,说起来是颜面无光。

  王锡爵道:“元辅也没有怪罪他人,眼下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来年再想办法就是,元辅说了当务之急还是在于赈济,让百姓得食。”

  宋?点点头,二人一并走进衙门,但见户部十三司官员都在檐下候着,见了王锡爵都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