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4)
作者:幸福来敲门      更新:2020-02-16 00:51      字数:19936
��。故惟一就是道心与人心一体。”曹学佺开始解释。

  林延潮不得不说,曹学佺引用道心人心来破题,点明这精一之功十分精彩。

  他这话用现代思维演绎就是,圣人舜告诉我们,何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那就是人生一切的问题,都是来源自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对立不能统一。

  理学大能朱子告诉我们,一味从理想,那么现实会告诉我们,在现实面前理想就是个屁。

  若是屈从于现实,人也就废掉了,没有什么远方和诗,有的只是眼前的苟且。

  小学生作作业,圆周率取3.14,是惟一而不是惟精,多计算是瞎折腾。

  登月飞行,圆周率不够用,这时候要惟精不要惟一,不可因计算量庞大而去偷懒。

  就如同煮开一锅水要烧火,从量变到质变要事功,而惟精就是事功。

  见林延潮露出鼓励之色,曹学佺鼓起勇气道:“阳明先生曾有云,惟一是惟精的主意,惟精是惟一的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意思就是惟精和惟一当为一体。”

  “阳明先生举此为例,精字从米,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林延潮露出欣然之色,曹学佺这话的意思就是,将米舂得无限精白,没有一丝杂质,那是不可能的,故而舂米就是事功,舂到什么程度可以觉得好吃,那就要实事求是。

  惟一惟精后执中而行,这就是允执厥中。

  面对曹学佺之言,林延潮这时候却道:“你说得很好,但是……我当年作古今尚书证伪言,大禹谟为伪,那么舜是否告诉了大禹道心人心,我们不得而知。”

  “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这是道经里所言,诸位是否有觉得相似之处。”

  是啊,众人都是想起来,若是大禹谟证伪了,那么这儒家十六字心传,只有最后一句允执厥中为真了。

  这时林延潮笑了笑道:“真真假假,难得真切,我怔大禹谟为伪,不是为了告诉尔等这十六字心传为假,否则也不会以精一之功题于这崇正讲堂上,至于阳明先生也不会以精一之功来教化学生。”

  “是不是托名伪作,于我等而言又有何用?只要吾有道理就可以用之,为学重在从心。再譬如今日之辩论,儒家法家到底用谁,并非是吾之初衷。”

  “方才曹学佺说了道心人心为一体,天下之烦劳来由在于有了二心,这是二而为一之道。但能二而为一,怎么能无一而为二之道。就比如这治国之道的惟一,到底是取儒家还是法家,我们为何不能一分为二来看?”

  “用法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用儒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法家的好处里又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儒家的坏处里又有什么好处与坏处?”

  众学生们闻言议论纷纷,似隐约间明白了什么?

  但见林延潮继续道:“故而要惟一,不妨将一心拆作二心去想一想。要惟精,就要将二心当作一心去做。”

  众学生们顿时恍然掌声如雷,人人都觉得这一次讲会对他们而言大有收获,林延潮回到了坐席后,堂上的辩论继续。

  然而就在这时,陈济川突然紧急进入了讲堂在林延潮耳旁耳语了几句。

  林延潮听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