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清廷末日(十五)(2)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12-24 00:41      字数:3119
�两人见面时尽管秦铮尽力做到不卑不亢,但终究还是有上下之分的,秦铮见了光绪,必须要称皇上或万岁,而光绪对秦铮则是以卿相称,尊卑之意十分明显。但现在两人可以算是彻底易位,光绪由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阶下之囚,而秦铮对光绪的称呼也变成了“载湉先生”。

  虽然光绪这些年来没有和华东政*府的人直接接触,但对华东政*府的事情还是了解不少,知道秦铮在华东政*府的正式职务是元老议院议长,光绪对近代国家的政*府机构到是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这是一个什么职务,另外秦铮在华东政*府中,通常也被尊称 “政委”,光绪也知道,这是华东政*府的一个军职,大体相当于监军兼参赞军机一类的职务。不过现在让光绪以这两种职务来称呼秦铮,还真有些说不出口,毕竟现在光绪还有些放不下自己的皇帝身份,那怕是己成为阶下囚。因此光绪迟疑了一下,才道:“秦…秦先生。”

  秦铮听了,也不以为怪,道:“请坐,坐下好说话。”

  两人在秦铮办公室的沙发上就座,光绪还有几分拘谨,而且也是习惯性的挺直腰,端然正坐,秦铮则是靠在沙发背上,放松得多。看起来到像是一个新员工向领导汇报工作一样。

  秦铮道:“载湉先生,这段时间还能习惯吗?”

  光绪苦笑了一声,道:“被俘之人,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只能随遇而安了。”

  秦铮点了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俘虏营的条件确实是要比你在皇宫里当皇帝的时候差了不少,但凭心而论,和其他人相比,条件还算是好的,虽然你是清朝的皇帝,但在我们这里,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俘虏,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我们考虑到要你立刻接受现在的身份转变,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一个人几十年的习惯,不是容易那么快就改过来,因此才给你一些特殊一点的照顾,让你有一段过渡的时间,但也希望你能尽快改变,适应新的身份,新的生活,毕竟这些特殊照顾也不会太久。”

  光绪底下头去,秦铮的这些话当然是十分刺耳,但现在自已确实己不是皇帝,又能如何,只能忍气吞声,又迟疑了一会儿,光绪才道:“秦先生,有一件事情,我始终不能理解,希望您能够为我指点迷径。”

  秦铮点头道:“哦!是什么问题,我不敢说什么指点,但也能尽我的学识,说说我的看法意见,对你也许有一点参考作用。”

  光绪沉吟了一会,才道:“秦先生,贵众原是先朝旧民,并非我大清的子民,而且从海外归来之时,朝廷正值危难之际,是贵众归来,力抗八国联军,收复京师,才使朝廷免于覆复,功不可谓不高。但朝廷对贵众亦不可谓不厚,将山东一省封于贵众,可自行设官置吏,形似蕃镇,这样殊荣,只有我大清入关之时,才曾有过。我自认为这样的厚封也足可对得起贵众之功了,而以贵众之材,如果尽心扶佐我大清,不难驱逐各国势力,并使我大清中兴,而贵众亦可流苏百世,名垂青史,成为后世之楷模。”

  顿了一顿,光绪又道:“虽然那时大清是太后当政,我的大权旁落,但以贵众之力,不难清君侧,正朝纲,去奸邪,扶真君,秉正气,立新法,然后君臣齐力,励精图治,殖产兴业,让我大清可以富国强兵,傲视诸国,但贵众为何定要反我大清,灭之而后快呢!而且我看贵众成势之后,也并未恢复先朝旧制,可见并非是为先朝尽忠。如今大清的大势己去,不可挽回,但这个疑团一直在我心里,百思不得其解,还请秦先生能为我释惑一二。”

  说完了这一番话之后,光绪也长长出了一口气,这些话在他被俘时也问过杨瑞,当时杨瑞没有回答他,反而怼了他一顿,说华东政*府的领土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并不是清廷赏赐的。而后来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