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病危(3)
作者:戒念      更新:2023-01-19 07:33      字数:5010
�后便有昏睡过去,王静辉和韩琦、富弼、赵顼四人留守,其他人都回去休息了。皇宫中有得是平时难得一见的中药材,几天来王静辉和太医院的众位太医们根据赵曙的病情精心的开方配药,渐渐的赵曙病情缓解了不少,已经能够下地走动。

  英宗赵曙这次生病可是给了王静辉一个很大地教训,无论赵曙是他老丈人,还是他心目中大宋中兴最理想的皇帝,他都要务必延长赵曙的寿命,尽管以赵曙的体质来看,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他还是搜肠刮肚来想办法。

  在药物治疗上,王静辉将自己还在完善中的速效救心丸的配方拿出来让太医院来制作,虽然药不对症,但救心丸对心脑血管疾病还是非常有效果的,长期服用也能降低像这样的发病概率。在饮食上,他开出了一列禁忌食品交给御膳房,并且和太医院商定了一个针对赵曙身体状况而设计的一系列药膳;以前他曾经为了解决赵顼头痛的毛病,而用银杏叶混合在茶叶当中泡茶喝,赵顼照办后效果还不错,所以银杏茶也是赵曙的饮品了。在锻炼上当然是把他的太极拳给贡献出来了,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让老丈人打打太极拳还是有好处的。

  由于大宋统治高层现在已经开始对厢兵进行改制了,如果顺利的话,其改制规模会越来越大,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赵曙万万不能掉链子,不然赵顼上台肯定对韩琦、富弼等保守派的作风不满而大举更换朝臣那样可就不妙了。

  经过给英宗赵曙治病这一折腾后,等赵曙恢复到王静辉放心的时候,已经到了正月初十了。他身为地方官,上任尽四个月。倒是有一个月在汴都过的。为了避免御史台的火力扫描,他和娇妻蜀国公主正月十六便离开汴都开封回楚州去了。

  回到楚州后。王静辉除了视察各地水利工程质量外,便是指挥手下各县对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进行修正,同时他还把各种“过境费”地税率统一到一个税种上来,交由知州府直接控制掌管。各县县衙无权代收,进出楚州地各地商人只用缴纳一次税费后,便可以获得楚州知州府签发的通行证在楚州畅通无阻。

  这项税法改革当然遭到了很多官员地抵制,不过好在王静辉把通判薛向之给搞定了,并约下:试行一年,如果效果不好导致楚州财政紧张的话,将会恢复原有的税制。这已经是薛向之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王静辉能够取得这样地战绩也感到非常满意:以楚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南北客商为了降低贩货成本,到时候肯定会蜂拥进入楚州。虽然单个收税是比以前少了,但经不住“薄利多销”啊!这也是王静辉为什么对楚州境内的交通设施格外注重的原因了。

  马上就要过完正月了,为了不影响农业的发展计划,王静辉派人到福建东路去卖占城稻的稻种。通过向有经验的农民询问,王静辉才得知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双季稻的种植,至少在长江以北还没有出现,他可是记得除了黄河以北还有一些气侯比较寒冷的地方不能种植双季稻外,其他地区都是双季稻的种植范围。自己地地盘正好能够种植双季稻。试想现在大宋亩产水平好的情况下在三四石之间(约合240公斤),如果能够大范围的种植双季稻的话,那将是农业上的巨大进步。这个时候的人口还没有千年以后那样泛滥成灾,整个大宋人口加起来最多一个亿出头,双季稻大范围推广后,那对现在正处于小灾不断频发的宋朝来说。其意义是巨大的。

  对于中国古代地水稻的种类,王静辉就知道大名鼎鼎的占城稻,这是因为他读过有很多关于宋朝的史书中,都提起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江淮两浙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调运三十万斗占城稻种分给受灾地区播种,不久连河南和河北都种上了占城稻,占城稻可谓是播种范围最广的水稻了。

  王静辉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虽然也曾经在乡下生活过,但对于种田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