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2)
作者:
戒念 更新:2023-01-19 07:37 字数:5004
��辉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虽然自己定下了基本的框架,但涉及到具体操作方面似乎也只有跟在别人后面用自己的经验和眼光来做些补漏洞的工作,不过幸好在商业上有徐氏和他密切合作,不用担心他那庞大的商业帝国会在一夜之间哄然倒下。
“如果想要进行厢军屯田,五年内裁减三十万厢军,那每年至少要有六万厢军去屯田,一万厢军的启动费用在八十万贯,六万厢军就是近五百万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改之,朝廷能够出多少钱?”李管事知道这件事肯定要推行下去,这是王静辉一手策划的,说什么也要帮忙。
“朝廷养着厢军每年的花费也不少,厢军虽然比禁军的军饷要低些但每年也要三十五贯到四十贯之间,六万厢军最少也是两百万贯,这两万万贯的钱朝廷肯定是会掏的。皇帝那里已经同意从内库所获利的海外贸易利润中抽出一笔钱来屯田,我估计不会少于百万贯,剩下的两百万贯便是朝廷财政和我们的钱了!”
李管事听后笑了笑说道:“朝廷政事堂的相公们既然要决定屯田,现在朝廷财政比前几年要好的多,至少也要拿出五十万到一百万贯来壮门面,那落实到我们头上的钱也就一百多万贯,这笔钱不算多,问题是该怎么来筹集,是我们一家独大呢,还是联合其他人一起来分这块肉?!”
王静辉摆摆手说道:“吃独食可不好,况且自大宋皇家海运往高丽走了这么一趟,大宋有多少眼睛正对我们眼红呢,还是把这些眼红的人一起来进来做大的好。免得他们在旁边碍手碍脚!况且我和司马光与王安石说过,朝廷在财政上出钱会非常少,甚至是不用出钱,所以我们能够聚集起来地钱越多,那自然是最好!”
“朝廷那个限制棉花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条例一出,最紧张的自然是楚州的商人。没有原料什么都白搭,原料价格高了他们也不会好过,事实上今后棉花和油料作物的来源恐怕会落在厢军屯田上了。他们拿出一百万贯来保证原料的安全是不过分地。如果朝廷一毛不拔也没有什么关系,原料涨价自然会刺激更多的人,在屯田上驸马最能说得上话。只要驸马能够站出来聚集资金,一两百万贯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再通过楚州的中兴银行从中参股来共同控制原料地生产地,那我们自然会永葆不败!”李管事笑呵呵的说道。
在李管事看来王静辉并不担心筹不到钱。而是如何控制好自己在其中的利益能够隐约占主导地位,要知道楚州地榨油、纺织已经让外人急红了眼,尤其是海路畅通的情况下,布匹、食用油的利润翻上两翻是非常有保证的。李管事估计等朝廷一旦放出风,那驸马府地大门非要被那些急于送钱的商人给踏破不可。不过自己在楚州商会也有很大的份额,自然不愿意把原料的把柄落在外人身上,这厢军屯田的钱虽多,但还没有放在李管事地眼中,关键是这么多送钱的,自己怎么才能合理安排呢?
“保证原料供应,这是肯定的!楚州商会和我们联手必须控制足够的原料才可以。现在我们不担心钱不够!珍泉兄,还是要劳烦你出面了,多放进几个送钱的来,不过每个人送钱的数量一定要控制好,不要让他们一家独大,当然还是要照顾那些背后有深厚背景的人,这些人是我们地盾牌!”
刘账房听着他们两人一言一语的对话如同坠入迷雾当中一般:“不是往里面赔钱的吗?怎么变成是大家争着往里面送钱?还唯恐送的不多?!”他的心里就更加迷糊了,在回去的路上刘账房终于忍不住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刘先生用不着奇怪,现在楚州由于榨油、纺织极为兴盛,所以像油菜籽、花生、棉花等作物的价格飞涨,楚州由于有驸马当初留下的命令,再加上后任薛向之萧规曹随所以不会出什么乱子,但周边的州县都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和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