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风满楼(2)
作者:
戒念 更新:2023-01-19 07:38 字数:4990
了,不过朝廷还是需要派出官员到西北细细审查一番,才好再做定夺!”司马光说道。
“哼!朕这就下诏把杨定召回汴都,若他真是敢收受敌国贿赂,那朕定要他地脑袋!”皇帝赵顼气愤的说道。
“圣上不可!君实先生所言有理,臣也同意派人到西北走上一趟把杨定的事情调查清楚再做论断,不过事有经有权,若此事真是党项人设下的圈套,朝廷贸然派人去西北调查杨定,那必然会惊动党项人,这将会使大宋将士伏击党项人的计划落空,以后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臣建议先不要动杨定,圣上不如加封杨定为权知保安,让他继续和党项人来‘商讨’归还沿边熟户的问题,这样也可以麻痹敌人,待到战事结束之后,在调查杨定也不迟。不过若是党项人真地选择保安,依据臣的估计杨定也是死路一条了,党项人正是要用杨定的人头来动摇保安的守军,以此来加大攻取保安的把握,杨定此去西夏定然是有去无回!”王静辉说道。
现在大宋恐怕只有王静辉这么肯定西夏一定会选择以保安为军事行动的第一目标,因为事件的发展基本上和他所知道的历史相吻合,除了历史上设计此策的人谅祚早已经死在大顺城下,主角换成了梁乙埋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更加坚定他的想法。不过在处理杨定的问题上,王静辉怕朝廷调查杨定惊动西夏军队之外,还因为这个时候就算把杨定抓起来不会惊动敌人,那以大宋的宽容也不见得会要他的命,即便是皇帝赵顼刚才发了狠话,为了确保杨定这样得到小人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借党项人的刀来除掉这个垃圾了,对于卖国贼,他向来不介意开杀戒的。同时用杨定的人头来约束守边将领不得对西夏挑衅,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司马光和王安石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发现对方地神色有些古怪,主要还是王静辉给他们的印象一向是人畜无害,再加上其私生活和他们两人相近,可以堪称一个标准的君子,尽管杨定私通卖国是该死,骤然间就这样神色不改的借敌人的刀来干掉一条人命,让他们两人觉得这与驸马平时给他们的印象反差太大了。让他们都有些不适应。
皇帝赵顼恨恨的说道:“此等国贼百死莫赎,让党项蛮族砍了他的脑袋算是便宜他了!”
不管怎么样,杨定的命运无论是在王静辉原来所处地时空还是现在都不会出入太大。王静辉也相信像杨定这种人不会冤枉了他,这种人必须死,王静辉除非不知道或是没有这个实力,要不然心中是没有办法容得下这种人的存在。
皇帝赵顼和王安石、司马光都被王静辉给说服了,在保安周围部署重兵来一场伏击战势在必行。枢密院虽然也曾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他们可不像皇帝赵顼对王静辉这么有信心,尽管这种可能性很高。不过由于皇帝赵顼和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位参政知事坚持,枢密院对此考虑更多地是军事方面的,而他们赵顼君臣则是更多的偏重于财政对战争的,枢密院还是制订了相关计划,并且在火器配给上做出相应的倾斜。
在枢密院正在为这件事和稀泥地时候。皇帝赵顼、司马光、王静辉的密诏和书信都先后到了正在延安府坐镇的魏国公韩琦那里。韩琦在看过这三份出于不同考虑的书信之后,觉得王静辉的考虑才是最实在、最有说服力的,同时对他来说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毕竟他已经老了,西北地生活远不如他在河北老家那么舒服,从心理上他可不想和西夏这么对峙几年,搞不好自己就成为诸葛亮第二,含恨死在西北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战略层面上已经定了下来。至于战术层面上的事情,韩琦和他的属下自然比汴都方面更加熟悉和胜任,为了保密只有少数心腹将领才知道这个军事行动的具体细节。不过韩琦可比汴都方面的指示更绝——他压根儿就不想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