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杀伐西夏(五)(2)
作者:戒念      更新:2023-01-19 07:44      字数:4981
��财好说,大宋地财政好转并不会背上太大的负担,但是粮食呢?西北地区粮食产量本来就很少,五十五万宋军入夏作战,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

  吕惠卿一想到入夏作战五十五万宋军的口粮问题,心中便已经明了了王安石心中的顾虑──王静辉的计策也许会有对新党隐藏的陷阱,这令王安石心存顾忌,但他却不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

  “学生以为可以将驸马的建议修改一番──盐场经营权可以买断,但需要用粮食来买,让大宋的商人千里运粮到西夏,这样便可以轻松解决入夏作战的宋军口粮问题,到时候在视情况来决定后面的盐场出卖是否改成银钱结算!”在众人眼中吕惠卿此言不仅显出了他的才干,更显出了他的气度,直把王雱气得心中气血翻腾,连连暗骂“福建子!”

  王安石听后眼睛一亮,吕惠卿的办法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尽管以前就有人用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边境军事冲突所需大量粮食,让商人运粮到战区来换取盐引,回到大宋后再用盐引来向朝廷兑换数量不等的食盐进行贩卖。

  王静辉的办法是好,但相比之下吕惠卿的办法更佳。不过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吕惠卿,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主意王静辉早就想到了──大宋在西北能够有多少家底儿。他心中比谁都明白,运粮来换取盐引地方法虽好,但却让商人存下了对比之心,万一战区路途遥远,运粮换食盐将会亏本儿,那大宋商人是绝不会干的。王静辉故意留下了这个破绽。为的便是让新党的人将这个办法老调重弹来翻版一下,这样也就增大了他成事的把握。

  王静辉、司马光和王安石,甚至是吕惠卿,他们都意识到大宋人口众多,从古到今无论是在何时,食盐都意味着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大宋无论生产多少食盐,仅凭国内众多地人口都可以将其内部消化掉,甚至辽国对大宋进行食盐走私,在这块上还获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当然食盐走私问题上,枢密院已经插手其中。有计划的截留辽国从海上走私食盐的船只,也不把这条路堵绝了,放长线钓大鱼,慢慢的充实皇帝赵顼用来打仗的内库银钱。

  王静辉在食盐问题上确实从中设下了一个小圈套──他要在西北这块大宋刚刚收复的土地上进行突破朝廷对食盐专卖权的壁垒──司马光眼睛只盯着国库收入,而王安石更是出了名的“爱财”。只要朝廷在食盐收入上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们是绝对乐意看到这件事的推行地。大宋对西北的统治能力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内都不会太稳固,这中间也包括了对商业上的限制,开心就好整理利用西北食盐改革的试点,将来日后在大宋整个全境来推广。那朝廷的食盐专卖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西北地廉价食盐会通过走私的方式来渐渐渗透到大宋的内陆,众人走私之下,这专卖权也就被粉碎了。而朝廷的财政不会因此产生太大波动,统治高层也只有默许了。

  这个晚上在王安石家中所进行的讨论尽管热烈,甚至还有些火药地味道,但总算是达成了共识──接受王静辉的建议,然后由吕惠卿来。负责进行对其进一步修改完善。当然这中间只有一个人不高兴──王雱。

  不过王雱的心情好坏与否此时已经被新党忽略了,正如最后吕惠卿说地那样:“驸马摇摆于我们和旧党之间,我们与否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还可以求助于司马君实、甚至是干脆给在西北坐镇的富弼写一封信,由富弼上章朝廷这同样也可以达到他的目的。要知道在富弼帐下效力的驸马学生远比在韩琦那里的多,也更加重要。驸马之所以写信给相公,这主要还是旧党在这次灭夏战争中的功劳实在太大,从往日驸马的作为来看,这也多少有平衡之意,与其把驸马逼向旧党,不如我们来立这份功劳!”

  王安石所领导的变法派在利益和现实面前选择了采用王静辉地办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