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荀彧献计(2)
作者:儒刀      更新:2023-01-19 15:40      字数:3674
�多。”

  荀彧微笑道,“那凌云还有五万铁甲,主公可曾有应对之法。”

  曹操道,“若我等只守城,铁甲有何用处。”

  “主公,此言差矣。若只防守,铁甲大军自然不能发挥其恐怖的战力,但如此一来,我军只能守而不能战,就失了先机。在行动上多受掣肘,首先就立于不胜之地,最好的成绩便是不败,又如何能胜。”

  曹操闻言,如梦方醒,立刻起身施礼道,“文若一言,令操茅塞顿开,实在是受教了。”

  荀彧急忙还礼道,“主公,折杀在下了。”

  曹操哈哈大笑,“要得,得先生,如我之子房也,先生继续说。”

  荀彧依言道,“主公,若想扳回先机,则要破敌之长,补己之短。只是在下虽然有个想法,但未经过深思熟虑,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说着话,荀彧看了看旁边的谋士和武将,欲言又止。

  曹操立即明白了荀彧的意思,对众谋士武将说道,“今日暂且退帐,待本公与文若商讨之后再做定夺。”

  众人依言退去,曹操把侍卫也摒出大堂。

  “文若,此时但讲无妨。”

  “主公,并非在下故弄玄虚,实在此计不宜外露。”

  曹操微微一笑,“文若多虑了,你是本公左膀右臂,若能挽回大局,你就是绝对的功臣。”

  荀彧不再客套,想了想说道,“主公,凌云虽占天时,我们可以让其失去天时。如今李傕、郭汜控制当今天子,左右朝政,主公可上一道表,于当今天子。让其遣李傕、郭汜出兵征讨凌云。李傕、郭汜本为反贼之名,若天子下诏,则李傕、郭汜反贼之名尽去。李郭二人为澄清令名,必会遵照天子诏书而出兵。主公可在表中请求天子令下诏书,着天下群雄共同征讨。天子被困长安,早想有人兴兵救驾,如果各路诸侯兵合一处,则会有机会联合共反李傕、郭汜,这是天子的唯一机会,天子必然不会放过。即便李郭二人不出兵,主公亦可联络群雄发兵长安。各诸侯早有心铲除李郭之乱,奈何没有借口。如今二人不遵圣诏,正好给了出兵的理由。如此一来,无论李郭二人出兵与否,天子都不会受到连累。而各路诸侯只要兵马一动,李郭必然惊恐,肯定会改变主意,带兵兴讨凌云。到那时,主公的兵马就会大增,又了众诸侯之力,再对抗凌云亦会轻松许多。而且天子下诏征讨凌云,凌云则会真正冠上反贼之名,可谓名不正,言不顺,丧失天时也。天时一失,民心浮动,凌云治下百姓知道天子下诏讨伐凌云,必以凌云为反贼,则凌云民心尽失,怎有不败之理?”

  听荀彧说完,曹操哈哈大笑,“文若,果然是妙计,如此无忧矣。”

  “主公,此为向天子求兵,向诸侯求兵。至于对付凌云,在下还有几条计策,可双管齐下,同时进行。”

  曹操眼睛又是一亮,“文若请讲。”

  “主公,凌云势大,但整个军中只凌云一人具有震慑力,主公可派人行刺凌云,如凌云一死,其手下必然分崩离析,各自为政,主公可乘势大加招揽其手下。”

  曹操沉思片刻道,“凌云既然如此势大,其身边守卫必定良多,要想刺杀成功,谈何容易。”

  荀彧微笑道,“若真刀真枪,肯定难以成功,主公请看下毒如何?”

  曹操脸上露出微笑,“文若,如能成功,当然甚好。此事由你全权负责。”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