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嘴巴的苏东坡(2)
作者:
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1 字数:2950
��这首诗直接把密州团练使吓瘫了。
密州是防御州,苏轼跑到密州“左牵黄右擒苍”还则罢了,半夜,密州的大桥是禁止人通行的,苏轼半夜三更坐大桥上写诗,这不是直接暴露密州团练使的疏忽与失职吗?那厮可是苏轼朋友啊!他是被苏轼闹得没办法,才任由其半夜三更上桥的。没想到苏轼桥是上了,还写诗自夸这种行为。
密州团练使苦苦哀求苏轼不要发表这首诗词,苏轼倒是答应了,但第二天他又忘了,于是,这首诗还是发表出去了……
这还不算,苏轼在贬谪黄州时,还写了一首诗,说他在徐知州家里喝酒,喝醉了,半夜三更散席,城门已经关了,他爬上城墙,看了看星星,然后翻过城墙回家。
他说自己在城墙上的感觉——很爽。
徐知州都被这首诗吓傻了,半夜三更苏轼翻城墙,当时他还是个罪官,徐知州应该是监视人,他却记录了徐知州与他喝酒喝到半夜翻城墙……
关于这首诗,徐知州也照常央求苏轼隐瞒,苏轼答应的也很爽快,就如他答应赵兴隐瞒《刺牛》那篇文章一样—— 一样的不遵守,都发表了。
奇怪的是,无论徐知州与当时的那位密州团练,事后都没有受到处罚,大宋人把这看做一件极其风雅的事,一边看着苏轼的诗,一边偷笑这人的大胆,还欣赏的评价后者的憨厚。
这首科举舞弊诗会不会也获得相同待遇呢?
赵兴拿着诗稿,琢磨半天,百思不得其解:你说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什么都没写还被人诬陷折磨的困窘不堪,这几首明白的罪证诗——瞧,半夜上桥、翻城墙、宰杀耕牛、科举作弊……怎就没人找他麻烦呢?
好奇怪!?
不管了,赵兴默默的将信件折叠起来,塞进信封,回答:“我的快舟最多五日送到李廌手中。辽国那里,也不成问题,密州有一条路能通到辽国,老师想说什么话?”
苏轼想了想,提起笔来说:“写首诗吧,我写一首诗,递交子由的时候,就当作普通信函,不过,送信的人你要选好,给他带个口信,问问他的情况,问他需要帮助吗?”
苏轼能怎么帮助苏辙?赵兴苦笑一下,点头答应了苏轼的委托。
苏轼挥笔而就:“江淮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啊啊,“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说的就是刚才的情景。“白发苍颜”,一个新成语诞生了。赵兴看着苏轼,忍不住轻轻摇头。
货比货的扔,人比人气死——据说今年是苏轼创作的最低潮,秦观说他自从来到杭州任上就没有看书,这一年,他总共只写了八十八首名传千古的诗,这是第八十七首。
朝云说苏轼“满肚子不合时宜”,哪里?苏轼满肚子诗心、诗肝、诗肠,随便一摇晃就是几十首诗,而赵兴拼命剽窃,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盗版了四五首诗。你说苏轼满肚子是什么?
面对这样一位大诗人,在他面前谈诗是件令人绝望的事,赵兴不想谈诗了,他说别的。
“天宁节?”由苏轼刚才的说话,赵兴倒是想起一件事,他赶紧问:“老师,听说天宁节,百官都要给天子贺寿,是吧……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