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来的奇异幕僚(2)
作者: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2      字数:6119
br />
  毛滂字泽民,他只是个正九品的法曹,这样的小官往上升迁,所需要花的时间比赵兴这样通过科举出生的人更艰难。所以,对赵兴的询问苏东坡面现为难之色,毛滂倒是丝毫不觉为难,他顺着赵兴的话,赶紧往前凑近了:“吾平生也无太高的奢求,求一县令足以。最好就在离人任职的左近,以便公务闲暇,与离人唱酬一番。”

  毛滂新编《西厢记》,借秦观的大名声,他也算狠狠出了一把名,如今在诗词界也算个小有名气的词人了。但他还想更进一步,借助赵兴的资源,再好好翻新几部戏曲,奠定自己在戏曲界独一无二的地位。

  有了这种想法,毛滂认为如果任职的地区与赵兴相邻,那他就能在公务之余窜来赵兴家,既能享受赵兴的美食,也能从赵兴这里获取新鲜观点,激发灵感。

  这种要求对别人可能算是过分,然而苏轼是个不善于拒绝的人,他沉思片刻,点点头,答:“既如此,我还要想想办法……对了,我刚才说到哪,说到给你推荐几名随从,离人啊,你可要见见我推荐的这几名,其一名单锷,字季隐,嘉祜进士,其人不愿意做官,三十年来往于太湖,考察太湖水利,写成一本书,提出了对太湖水系的疏浚方法,离人以后若为一县一州主官,不能不用这个人。”

  赵兴点点头,连人都没见,直接回答:“收了,收藏了。”

  苏轼显然也不认为赵兴多养几个人是个问题,他继续向赵兴介绍:“还有一人,名帅范帅子连,形貌奇伟,膂力超人,独住南岳数十年,清廉公正,一分不贪。离人若需属吏,此人倒是个值得信赖的下属……哈哈,他倒与离人相仿,个头非常雄峻高大。”

  “收了,收藏了”,赵兴继续答。

  “还有一人,名万俟咏(万俟读作mo qi莫齐,是复姓),字雅言,杭州本地人,以词着名。曾为小吏,官场规矩精熟,倒可以帮离人的忙。”

  赵兴拍手:“这才是我需要的人,老师快请他来……杭州本地人,我怎么不认识?”

  秦观在一旁撇嘴:“离人每日上班鲜衣怒马,下班缩回城堡里,人不来求见,你怎么认识他们?”

  不能不佩服苏轼的交游广阔,这家伙平常宴客都是一百人一百人的请,虽然他宴客的地方经常霸占了赵兴的青瓦台,但赵兴却不怎么出席这种诗人之间的唱酬,有这种闲暇时间他喜欢跟老婆算账,计算一下自己产业的增长,比花时间作诗作词还要快乐。

  赵兴如果继续当官,确实缺一个官场老手指点,因为官场文书不是他这个现代人所能应付的了,官场文书中既不能出现错别字,而且对文章中的典故也不能随意用错。在这些典故里,有许多禁忌,有时候对一个人是称颂词,却对另一个人形成辱骂。在官场逢迎这点上,廖小小知道请客送礼的习惯,却不能应付官场文书这样复杂的事情。

  赵兴在密州有邓御夫帮忙,在杭州那就别提了,有高俅与秦观这两个大能人,文书上的事情他可以一概不理,只要埋头做事就行了,但如果去另一个地方担任地方长官,则官场文书就是他的瓶颈。苏轼推荐的万俟咏正对赵兴的胃口。

  这三人里头帅范是最特殊的,帅姓赵兴以前没有接触过,似乎在宋以前,或者说在帅范以前,帅姓没什么出名的人物。刚才听到这个名字,赵兴差点乐了:帅范,帅的典范。

  这个名字似乎充满了80后的味道,恶搞的意味很浓……但这想法只是在他脑海里闪了一下,转眼就忘了。

  随后不久,冬日来临,苏轼推荐的三个人因苏轼的邀请前来拜访赵兴,这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