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难以想象的困窘(5)
作者: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2      字数:6947
��争提都不提的,因为这属于“民族大融合的丰功伟绩”,他从不知道战争对老百姓造成的灾难有这么大,从不知道战争期间老百姓不仅不缴纳赋税,还能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

  50万贯补贴,听起来数目不大。可是,想一想朝庭雇佣数万农夫、厢丁整修了一年的黄河,才发了8000贯,就可以知道这是何等一笔巨款。

  原本陕西是财赋重地,在唐代还被称为“天府之国”,现在只剩下一片荒漠,这还是莫大的“丰功伟绩”!想到这儿,赵兴觉得浑身发冷。

  屋内的气氛沉重,赵兴思考了片刻,摇摇头说:“无论有什么想法,总得等西夏人退兵了再说,陕西地处内陆,有什么想法,今年也来不及实施了。这种情况下,我等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纯粹与章楶一起叹了口气,许久,范纯粹又说:“我听说鄜延路经略范育与折殿帅一起上奏,要求离人任满三年,这样吧,我两个老头子也豁出这份脸面,具名上奏。无论如何,离人来环庆总好过让蔡元长来吧。毕竟,离人是我大宋唯一的民政高手,我等向找个超出离人的,也寻不到。就他了。”

  赵兴冲两人拱手感谢。

  在大宋做举荐人是一项风险投资,前不久苏辙就因此受害,这两位老人只见赵兴一面,就肯出头承担责任,他们是出于病急乱投医,对此,赵兴心中充满感激。

  鄜延路的奏章先到朝廷,环庆路紧接着上奏,因为这两路正在发生战斗,奏章走的是军情通道,所以传送的挺快,朝廷没两日就接到了奏章,刚开始朝廷挺犯难,因为这两路要求赵兴任满一任,也就是要求朝廷把赵兴“权庆阳节度使”前面的“权”字去掉。庆阳节度使是从五品官,这意味着朝廷刚刚提拔完赵兴,又得给对方升官,这种局面让朝廷很为难。

  五品官是一道槛,许多人终生没有迈过去,现在两路在军情紧张的时候先后上奏,让朝廷又无法拒绝,真正是左右为难。

  最后是高太后一锤定音,她问:“赵离人之才,足以守庆州吗?”

  苏颂、苏辙、钱勰这几位上书对赵兴是满意的,现任枢密使王岩叟在西园的时候见过赵兴,对赵兴的印象很好,从心里也不想反对,但赵兴的老师苏轼与御史们极端不和,而赵兴身上的蜀党标签让他这位洛党不愿轻易表态,只好把眼光撇向御史们。

  刘安世跳出来,说:“今年县召,虽然没有明令喻示,但赵离人以前的功劳都已经磨堪过了,已经升任他为正六品,如今骤然提拔,恐怕坏了规矩。”

  高太后答:“国事艰难,安得猛士兮,替我赵家守境。赵离人不行,众卿家举荐何人也?”

  苏辙憋了许久,他原先担心别人攻击他朋党,现在看到高太后的话让大家哑口无言,他跳了出来,口称:“范育……”

  顿了顿,苏辙继续补充:“范育范巽之领衔,首举赵离人;章质夫(章楶)、范德儒(范纯粹)接踵上奏,臣以为,这三人都曾面见赵离人,必然是赵离人说过一番筹划,使众人叹服。奈何事关军情,无法在军递上详解。圣人,臣以为,不妨使之。”

  苏辙这一跳出来,范焘心里一肚子火:我就知道你要第一个跳出来,赵离人是谁,你们蜀党的钱袋子,逢年过节大车大车的礼品往你们家里送,平常我看他不惹事,不居功,不愿弹劾,你这一跳出来,我还不能轻饶了他。

  范焘一斗衣袖,正准备跳出来谩骂,刘安世一踩他的脚尖,微微摇头。范焘一犹豫,高太后发话了,看她满脸的兴奋劲,估计早就等着出来赞同:“子瞻教得好学生,既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