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嚣张的代价(2)
作者: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3      字数:4986
�,把他刚才与王颖交谈的内容记录下来,而后将这份记录装入信封,招呼家人:“快去,把这封信送给赵经略,就说王颖大人已经给京城传递了奏章。本大人刚才已经劝过他了,可惜他听不听的进去,难以判断。”

  文勋这么做,等于暗地里坑了王颖一把,王颖走出文勋府,还在思量文勋地介绍,越想他越是后怕,看到路过的百姓望向他的目光,王颖疑神疑鬼,他在广州再也待不下去了,连夜动身跑回香港,日日在香港赵兴家门口闲逛,让人人都看到他的存在……

  王颖陷入局促不安地境地,董必也好不到哪去。

  这厮从广州登岸后,从陆路前往广西接任,广西方面倒没有为难他,顺利的给他交换了公文。董必闲不住,得到公文后立刻坐船先去儋州,视察苏轼的居住情况。

  董必抵达儋州后,千辛万苦赶到了昌化军,管一百户人的昌化军节度使迎接了他,董必趾高气昂的问:“贬官苏子瞻何在?”

  昌化军这座小乡村是赵兴特地留下麻痹朝廷官员的,这地方显得很破败,大多数都是木头屋子,那位昌化军节度使听到问话,犹豫的指了指县城里最完好的那栋石头屋子,迟迟疑疑地回答:“在,在……”

  董必翻眼了:“县城中最好的屋子,那应该是官舍或者官衙吧,贬官怎么能居住在官衙里呢?快赶他出去。”

  昌化军这座石屋其实也是赵兴盖的,前面是官衙,后面是官舍。这座屋子并不比赵兴在码头特地给苏轼建造的书院舒适,虽然如此,董必这样驱赶人出官衙,实在太令人难堪了。

  董必这话说完,昌化军节度使看向他的目光,已经像看个死人,他叉手站在那不动,董必喝斥:“怎么,你也想被贬吗?”

  昌化军节度使呲的一声笑了:“某家已经到了昌化军了,朝廷还能往哪里贬我?董大人。朝廷法度咱家不好违反,但要动手,你只管自己去,咱家可是害怕苏公背后的那头老虎。”

  董必趾高气昂的回答:“你说地是赵离人吧,本官与他品级相当,他广东管不上广西……好,好,你不动手。本官自己去。”

  董必说罢,指挥他地随从驱赶苏轼出官舍,闻讯赶来地昌化军百姓默默无语地帮苏轼扛着行礼,苏轼面无表情的牵着小儿子苏过的手,向海边走去。

  苏轼被赶出官舍,他住哪,董必才不关心。

  这个百户之地没有空闲的房子,按正常的情况。被赶出官舍的苏轼只能露宿海滩……

  赶走了苏轼后,昌化军节度使也没了笑脸了,他冷冷的拱了拱手,返回自己地官衙,全当作董必不存在。董必在昌化军晃了一圈。催促昌化军几个百姓送他回儋州,却见昌化军人人像躲瘟疫一样躲避他。

  董必大怒,暴跳的说:“本官从儋州走到了这里,不信就走不回去。”

  旁边一个老军好心的提醒:“察访。你从儋州走到昌化军之前,没有得罪赵老虎,如今你走回去,可就难保了。我跟你说实话吧,赵大人与琼州的黎人关系甚好,那些黎人欠他好大一个情,所以,自苏公贬来儋州后。我昌化军通往儋州的道路就平静了许多。不然的话,察访去打听一下,去年他们还在这条路袭击旅人,割了旅人的头皮,砍下头颅作为屋中装饰。

  察访,黎人不袭击沿途的人,就担心伤了赵大人地老师,可你如今把赵大人的老师赶出去。要是黎人在海滩上看见了。他们与我等语言不通,要是为了讨好赵大人。割了别人头去,我们都不好跟他们交代。”

  董必这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