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宋第一建筑大师(3)
作者:
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5 字数:6189
万俟咏摇摇头:“若我们限制交钞,且不说符不符合朝廷法度,若是其他地方用交钞支付我们杭州的各项劳役。这岂不是其他地方用一片轻飘飘的纸。换去我杭州地财富。”
赵兴又问:“可不可以让朝廷不要发行交钞?”
万俟咏一声轻笑:“大人担心什么,我们不也在推行纸币吗?最近南洋贸易越做越大。每船货物动则以十万贯为计,一贯铜钱有数斤重,若他们都用铜钱纳税,光那些铜钱都能沉死他们。纸钞便于结算,有官府作保,岂不比我们那票行更据信用,我怕阻止不了商人们用交钞纳税。”
赵兴歪了一下嘴,回答:“现在是商业时代,我们推出的纸币由票行承担兑付,票行为了经营获利,自然会保证信用,而我等做出的票行联保,以及保证金制度,也能保证各票行有兑付能力,但朝廷呢,朝廷若是不兑付交钞,你找谁哭诉?”
万俟咏沉思片刻,答:“若是如此,我南洋事务局现在趁着交钞尚未发行,便抢先立下规矩,规定市舶纳税只能用铜钱,或者三大票行的飞票纳税,对,是要抢先推出,免得蔡元长事后忌恨。”
赵兴顺嘴又补充说:“朝廷惯例,市舶抽税是十中抽一,以货抵税,而后由官府变卖,这期间存在弊端,比如这次,返航的船一时太多,使得货价大跌,官府取十分之一货物,若遇一个贪官,那更有弊端,贱买贱卖,岂不把国家的税钱搬到自己的口袋。
我们在广东推行统一结算制度,要求海外蕃商只能通过三大票行结算贸易,而后按贸易额抽税,这次我们干脆明确起来,今后所有的海贸事宜,都必须通过三大票行划账,纳税统一由三大票行结算,否则地话,便以偷税漏税计,罚没货物。”
万俟咏拍手:“这法子好,我们用严防偷税做理由,海贸征税全通过票行结算,恰好可以杜绝交钞进入……”
此时,一队队歌舞伎走了上来,这队歌舞伎是赵兴下南洋的收获,她们穿着艳丽的印度纱丽,佩戴的金银首饰极尽华丽,在软绵绵的印度音乐中,一个个舞娘扭动着腰,跳起了天竺舞。另有几名三佛齐戏子上前,给大家表演着名的印尼艺术——瓦扬皮卫。
瓦扬皮卫。传入中国后初称“皮卫”,后俗称“皮影戏”,或称“爪哇影戏”。在11世纪,这一艺术盛行于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地,并随大宋商人的脚步,逐渐传入中国。
官员们停住了话题,观赏皮影戏与舞蹈,帅范无心观看这些。舔着脸问:“大人,你一去南洋数月,南洋情况怎样?”
赵兴笑了一下,一指那些歌舞伎,回答:“我们占领了斯里兰卡,通向非洲已无障碍,但是我认为,现在进入红海。还不是好时机,所以,在南洋耀武扬威一番,便返回了。”
帅范悠然神往:“斯里兰卡,宝石之国。那里地宝石很有名,难怪你们让大宋地宝石价格下跌了六成。”
万俟咏在音乐地喧闹中插嘴:“大人,朝廷等待答复。”
赵兴马上问:“这次我们能筹多少税?”
万俟咏眼也不眨的回答:“虽然货物价格下跌厉害,但总地算起来。也有八十万贯的税收,今年开办费够了。”
赵兴点点头:“这次我去南洋,取得了几片土地,将这些土地所在的地图呈送给朝廷,让朝廷出面发售,也算是给朝廷增加点收入,此外,杭州市舶司的利润。上交十万贯吧。”
在座地官员虽然在欣赏着充满异域风格的歌舞,但耳朵一直竖起来听着赵兴说话,赵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