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历史悄然变化(3)
作者: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5      字数:7057
��亭县,赵兴领着晁补之登上了停泊在华亭外的海狼战船,这艘战船体积更庞大,光水面之上就有五层,赵兴随着海狼号地船长,逐层巡阅了这艘新式战船,赞赏道:“我查了一下,两层炮舱,我们每艘战船可以搭在火炮一百四六门,太好了,有了这些战船,我不愁阿拉伯人了。”

  晁补之好奇的询问:“离人,你一去南洋大半年,难道不曾与阿拉伯人交手——当初你可是抱着这念头去的?”

  赵兴随手抚摸着一门钢炮,回答:“我们此去南洋,在三佛齐只是进行了威力恫吓,而后那个国家就将斯里兰卡的宗主权转让给我们了,我知道他们心中不服,但他们聚集力量跟我一战,至少需要一年,且放一放,我们有饭慢慢吃。

  在斯里兰卡,我们占领了贾夫纳,南线已经切断了注辇国入侵军队的后路,我在科伦坡大张旗鼓参拜神庙,注辇国知道后,立刻从兰卡撤军,此刻斯里兰卡统一了。有了这座印度洋中的小岛,我们通往非洲的航线已经畅通无阻,不过,阿拉伯人还不甘心。阿拉伯水军最强大的部分在南线,因为北线白人占据了大部分肥沃地土地,阿拉伯人找不到好的木料造船,所以他们的水军并不强大,而且那段航线前往地中海,无需远洋跋涉,所以他们水手的经验也不如南方的水手。

  南方地处热带,有大量的优质木材可以用来造船,而且南方航线的宗主在大宋,故此,阿拉伯人南线的熟练水手十倍于北线,他们地水军力量也十倍于北线。

  我们现在还不是挑战阿拉伯人地好时机,至少要等他们集结起全部力量,我们才好跟他们打一仗,否则的话,战事连年不断,我没那么多闲工夫跟他们耗。所以我让陈不群跟阿拉伯人商人在科伦坡缔结了一个协议,便返回了。

  那份协议规定,我宋商地商船航行到贾夫纳为止,科伦坡以西则由阿拉伯人掌管——这份协议一定,我们也算勉强打通了通向非洲的航路,我对广州蕃商的承诺已经实现了。

  阿拉伯人独霸南洋上千年了,突然让宋商分去一杯羹,他们心中一定不情愿,我估计。那些阿拉伯商人会私下里煽风点火,不出三五年,我们终将与阿拉伯人有一战。”

  晁补之很纳闷:“你不是跟他们签了协议吗,难道他们会率先撕毁协议?”

  赵兴轻轻摇头:“你不知道阿拉伯人的习惯,在他们的习惯中,与敌人达成的协议无需遵守,对敌人地诺言不是诺言。只要他心中把你当成敌人,立刻会理直气壮的撕毁协议。而撕毁协议的下一刻。如果他又决定你是朋友了,他马上会理直气壮的要求你遵守协议。”

  晁补之说:“原来,那份协议不过废纸一张。”

  “在协议未撕毁前,它还是协议”,赵兴拍了拍炮身,继续说:“这段时间,阿拉伯人一定会积极备战,而我们也必须不断创造出新的战舰。新的武器,这才能够保证我们的话语权——阿拉伯可不是一个小国,其北线的舰队,也需要整个欧洲集结起力量才能抗衡。所以,这段时间我也需要集结南洋事务局地所有力量。”

  晁补之望着眼前的战船。沉思一番后说:“按目前的技术,这么大的战船,大约能够航行到极北之海一带——你不是说过,一百多年前。欧洲有人抵达过极北大陆,在那里发现了一片比整个大宋大十余倍的土地,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吧?”

  哥伦布当初之所以驾着七百吨的克拉克战船抵达美洲大陆,就是因为这种战船的载货量恰好可以维持数月的航行。大海中航行不比陆地,所有地补给物都需要随船携带,而船员每人每天需要至少五公斤淡水。外加若干食物,因此,每人的补给量每天按照十公斤粗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