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杆枪打天下(2)
作者:
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6 字数:8036
渡河逆流而上,虚张声势攻击西康;陕西大将、秦凤经略使刘仲武、副将高俅、监军童贯引军出湟川(今青海尖扎)……这场战争在史书上描写简单,也就是十几个字,但它前后反复,打了整整八年才结束。
宋军的多路出击让吐蕃人第一次感到畏惧,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处境如此微妙,四面都处在大宋的包围之下,而此时,吐蕃的南路、征战在外地南洋水师还没从印度洋动手,如果他们也动手了,遭遇四面进攻的吐蕃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吐蕃遭遇的状况让西夏人抽了口冷气,原本他们以为宋军因为国内情势的恶化,必定会以防守为主,这正是一个乘机掠夺的好时机。没想到吐蕃才一拨动战争的琴弦,四面宋军已像饿狼一样,嗷嗷叫的扑了上来。宋军反应如此激烈,令西夏人阵阵胆寒,稍后,辽国出面发出邀请,表示他要调停宋国与西夏的战争,请宋国使节前往辽国……
但让西夏胆寒地还在后面,宋国大臣干脆利索地拒绝了辽国地调停,却要求与西夏签订一个“优待战俘协约”,协约约定彼此要善待战俘,并任由战俘赎身回家。
宋军这一举动令西夏辽人皆愕然,这样的协议历史上不曾有过,他们闻所未闻,前来签协议地宋臣唇角的冷笑,让他们明白:宋国已开始为战争做准备,宋国已横下心来,不灭西夏誓不罢休。
十月中,回到杭州的赵兴召集赴高丽观战的军官团,他笑着从侍从那里接过了一杆枪,给军官们展示。这杆枪形状怪异,似乎简化了很多,将原先显眼的、笨重的发火燧轮取消了,整个枪身显得更加精巧。
这杆枪只有一柄,一名军官持枪站在一个圆圈里,与此同时,十名手持南洋事务局制式火枪的士兵则站在另一个圆圈里,他们面前四十米的地方竖立着一连排靶子,赵兴指着那些靶子。笑着解释:“我们广南火器局又出新枪了,这是他们连夜赶制的火枪,目前只是造出了一杆,供我们测试,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后装火枪与前装火枪之间的较量……”
赵兴说完,法令官挥舞着小旗令两队士兵各自就位,手持南洋事务局制式火枪的那队人显得人多势众,而另一边。手持后装火枪地那名军官显得很孤单,他举枪上肩,笑着招呼那群手持制式火枪的人:“祝各位好运气。”
一台大座钟被抬到现场,当秒针指向零的时候,法令官挥动小旗下令:“开火!”
枪声响了,制式火枪发出的是排枪,一枪响后,他们熟练的倒火药。装子弹,而后举枪上肩,再度射击。
在他们填装火药的时候,新枪的枪声一直没停,只见那名军官扣动一下扳机。而后拉一下枪栓,跳出一粒黄澄澄的子弹壳,而后枪栓复位,枪声再度响起……
一分钟射击时间到了。传令官拿过来双方射击地靶标,数着靶子上的弹孔,这次射击比赛的就是单位时间内,打中靶标的弹孔数。
一分钟时间,使用宋军制式燧发枪的士兵射击了四轮,有少数人射击了五轮,但弹着点却不理想。而使用新式火枪的,平均五到六妙射击一枪。一分钟内射击了二十发,几乎80%击中靶标。
“更少的人数,更精良的装备,这就是我练军地目的,诸位,看看这枪,有了这枪,我们可以对付骑兵了。今后。我与诸位的任务责任就是——找茬!
找辽人的茬,找西夏人的茬。找金人地茬,找势力范围内一切可能或者潜在的敌人,我们要让他们做恶梦。
为了推行这一策略,我宣布,对参战军官开放火器购买,我们库房里有老式火绳枪约一万柄,我准备全部卖给辽人,此外,我们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