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秋社祭祀(四)10月30号(2)
作者:桑家静      更新:2020-02-05 09:15      字数:26492
�成,摸约五十几岁,但实则他不过三十出头,这年岁生活容易摧磨人老,他长矮矮墩墩的,头上戴着一顶圆毡皮帽子,身上穿着短衣长裤,外穿厚袍衣,他似乎十分怕冷,十月份的天气尚未正式入冬,他却穿得比常人厚实许多,远远看起来就像一个被包裹严实的大粽子,走起路来显得摇摇颠颠地。

  他懂得楚话,但偏喜欢拿保德那边的蛮话土语来彰显与张扬自己的民族优越性。

  一般蛮夷语地域差别不大,他们基本上说不准却也听懂得,林胡这边则是一满脸横肉,高大威煞的山族长,他大手一挥:“去年是我们赢的,今年便由你们决定吧。”

  林胡与楼烦都是北方“胡”游牧民族,是以语言相近相通。

  狻菽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争这种急慢,便道:“我这方可退让。”

  他的意思是,他可以轮后。

  于是只剩下楼烦跟巴鞑,巴鞑族这刚跟楼烦在利江战闹了一场,这下就跟斗鸡场的两头公鸡一样,梗着脖子端着架子自不相让。

  最终,双方便以“投石”的方式进行先后顺序。

  所谓“投石”指的是第三方挑出两块相似的石头,两块石头背面分别画着圆圈图型与三角型,然后找个平坦的位置摆好,让两人挑选射箭,这既考箭术的准头,也考运气。

  因为只有射中背面画着圆圈图型的石头才算赢。

  这投石的结果是楼烦胜了。

  巴鞑族愤愤不平地扔下弓箭,便气冲冲大步如流星地返回秋台上。

  楼烦是第一个出谜题的,他志得意满,让众人一块来看他写的竹简,亦懒得当众读颂了。

  他的谜题一是猜字,一是猜物,还有一个则是猜画。

  猜字的谜题是:四山纵横,两日稠缪,富由他起脚,累是他领头,打一个字。

  猜一物的谜题是:生在水中,却怕水冲。放到水里,无影无踪。

  最后,则是一幅画,楼烦要求他们一块儿来猜猜这帛画的来历。

  谜题一放,一时之间,秋台上的代表赶紧跟身旁的亲随交头接耳,而台下的林胡、巴鞑与孤竹族人皆也埋头苦想。

  这谜题答案可全族参与,不限制人数跟求助,也算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了,从这一点也可看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十分之强。

  以一“漏壶”(约十五分钟)的时间为限,愈时则算放弃,当然这回答答案也不是靠叫喊的,他们还得写到竹简上,避免被人剽窃,背着面挂上“牌杆”上(牌杆是一种竹架子,竹架子上有一横杆可以挂上有绳结的竹简)。

  第一个谜题是猜字,这字狻菽没有求助台下的亲友团便猜出来了。

  他在沾墨落笔之前,向陈白起小声问道:“这第一个字,可是轠字?”

  léi?雷?陈白起只听音,亦不清楚他究竟考虑的是哪个字,便挑眉:“这是何字?”

  狻菽皱眉,捏了一下笔竿,道:“不是?”

  陈白起笑着取过他手中的笔,一手掖着垂长的袖摆,俯身便在竹简上简单书写下几笔,她道:“四山纵横,则可理解为有四座山,而两日稠缪,则是两个日并排一起……而富是他起脚,这表示这个字在下方,而累是他领头,则表示这个字就在它的上方,这样一来,你可看出这是个什么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