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以静制动(2)
作者:
何常在 更新:2020-02-15 05:35 字数:9982
陶河江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夏书记,当年湘省道桥在晨东市承建了一座跨江大桥,刚建成的时候就被一艘船撞了一下,结果桥就塌了,死亡7人。事故发生后,省里派出了调查组,经调查之后得出结论,是晨东市的水泥供应商的水泥标号做了手脚,以次充好,并非是湘省道桥的施工原因。结论出来之后,陈工方不服……”
夏想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猫腻,如果他所猜不错的话,水泥供应商是陈工方的关系,而事故调查组的结论明显倾向湘省道桥,就是说,嫁祸于人,替湘省道桥掩护。
果然,陶河江继续说:“再追查下去,就查出了水泥供应商王虎是陈工方的小舅子,最后王虎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陈工方被党内警告处分!”
陈工方在其中究竟有没有手脚,夏想不会轻易去下结论,但他清楚,将一次重大的事故简单地归咎到水泥供应商的水泥标号不达标,绝对是糊弄外行的做法。因为供应商供应的水泥,施工方必然会有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标号达不到可以不予采用,就象买东西一样,质量不过关可以不要。
如果不达标就用来浇筑的话,湘省道桥也有把关不严的责任。
当然,偷工减料,标号不达标,钢筋变细,等等施工之中常用的手法,夏想清楚得很,他无意去指责国内施工之中的常见的不良现象,只是在湘省道桥的工程事故和陈工方的矛盾之间,让他敏感地发现了一个切入点。
“陈工方不认可省调查组的结论,说是根本原因在于湘省道桥技术力量不过关,层层转包,才导致偷工减料,而且湘省道桥明明采购的时候,只要低标号的水泥,最后却反咬一口,说成是供货商的问题……陈工方不依不饶,还说要向中央反映问题,事情闹得很大,后来由梁部长亲自出面做通了工作,陈工方才消停了下来,不过他表面上是不闹了,暗中还是不断地到处乱寄举报信。”
陶河江说完,暗暗擦了擦头上的汗水,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说清楚了,但实际上幕后深层次的东西,一点也没有透露。陈工方和湘省道桥在塌桥事故的背后,其实是湘省两股势力一次较量。当然,结果是湘省道桥胜利了,陈工方输了,并且充当了牺牲品。
本以为事情会到此为止,塌桥事故也压了下来,既没有在媒体上引起轰动,也没有成为政治事件的导火索,没想到,事隔半年多之后,再次引爆,而且还是经夏书记之手,陶河江就知道,有人想借助纪委的利剑,彻底将陈工方事件一劳永逸地解决,让陈工方永远闭嘴。
平心而论,陶河江不想让夏书记亲手点燃事件,因为一旦事情闹大了,纪委方面会非常被动,而且纪委的人,谁也不愿意插手陈工方的案子。
陶河江暗暗观察了夏想一眼,见夏想已经由刚才的焦虑慢慢恢复了平静,心想夏书记别看年轻,心思倒是挺沉,一想也是,心思不深怎么可能这么年轻就担任了省纪委书记?
梁夏宁眼神跳跃几下,觉得有必要再交待几句,就说:“夏书记,说起来我们也算老朋友了,还有河江、曾卓,关系都很不错,我也就多说几句……”他的目光看向了窗外,窗外是漆黑的夜色,深不可测,“夏书记刚来湘省,不清楚湘省的一些内情也可以理解。当时在讨论对陈工方的处分决定时,我是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过最后通过了对陈工方党内警告的处分,说实话,我认为这个处分意见,还是充分肯定了省政府调查组的结论……”
夏想听出了梁夏宁的话外之音,只提省政府不提省委,就说明是政府班子方面有人要整治陈工方,同时也间接说明,湘省道桥的后台是在省政府方面的力量。
梁夏宁的话嘎然而止,不再就陈工方被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