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以后能不能当上岳父,就看小女儿的了。
至于其他三个,他指望她们还不把自己愁死。
天色将晚,外面灯火如昼,人山人海。
骆玥随着盛三郎等人出了门。
红豆巴巴问骆笙:“姑娘,您真不准备出去啊?灯会上好多俊俏郎君呢。”
“想出去玩?”
红豆大大方方点头:“想。”
出去玩多有意思啊,以前姑娘没事就带他们上街玩,别提多威风了。
说起来还是很怀念那些日子的,好在有美食抚慰,算是弥补了遗憾。
“去玩吧,多带些银钱。”
红豆眼一亮:“多谢姑娘。”
“蔻儿也去吧。”
蔻儿有些迟疑:“婢子和红豆都不在,就没人伺候姑娘了,这怎么行呀。”
骆笙笑了:“这么多丫鬟呢,还怕没人伺候我?你们去玩吧,等到十八酒肆又该开业了。”
红豆与蔻儿对视一眼,心生警惕。
觊觎她们位子的小蹄子可太多了,就玩这一天,不能再多了。
两个丫鬟结伴出门了,骆笙随意拣了一本书打发时间。
酒肆歇业这么多天,等到正月十八开门,萧贵妃那里应该要来人了。
永安十八年的春夏,或许会很热闹。
皎月如银盘,挂上了天空。
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了彩灯,街上花灯更是连绵不绝,亮如白昼。
卫晗走出开阳王府,漫无目的走在灯会上。
前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卫晗脚步微顿,准备往清净处走。
石焱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忙道:“主子,您知道那边为啥这么热闹不?”
卫晗看着他。
“那边猜灯谜呢,刚刚卑职跑过去瞧了一眼,那位苏公子猜出了去岁上元节悬而未决的两道灯谜,过了今晚估计要名扬京城了。”
元宵灯会本就是天家鼓励的活动,猜灯谜更是少不了的乐子,商贩们借着猜灯谜赚些银钱不说,高门大户亦会凑个热闹出灯谜并许以彩头。
天家每年都精心准备三道灯谜,猜中的人无疑会大出风头,而这也成了才子们较劲比拼的一场盛事。
去年上元节天家的三道灯谜是大儒王茂出的,难倒了无数才子,只有一道被林疏猜了出来。
今年天家新出的三道灯谜,去年未猜出的两道还在其中。
卫晗举步走过去,才走近就听人们热切议论着苏曜猜出灯谜的事。
“那是哪家公子啊,竟然没听说过。”
“我听有人喊他苏公子。”
“看到苏公子旁边那个略圆润的年轻人了么,那是骆姑娘的表兄,我在有间酒肆见过的。看他与苏公子挺熟络,我猜苏公子是南边来的才子,进京赶考的。”
“要是这样,那苏公子春闱定然高中啊,看来京城第一才子的名头该换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