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筹集粮草背后之人(1)
作者:一诺千金      更新:2023-02-25 10:43      字数:5636
  苏府绛雪院

  凌氏抚上浑圆的肚子,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苏晗进来时正巧看见的是这么一幕,弯了弯红唇,娇俏绵软的唤了一声。

  “母亲。”

  凌氏笑意更深了,“快进来吧外头冷,冻坏了吧?京都气候就是有些冷,屋子里叫丫鬟多烧些炭火,千万别冻着。”

  苏晗前世在忠勇侯府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寒冷刺骨的下雪天,破旧的小屋子根本抵挡不住风寒往往睡着睡着腿就麻了,手上脚上耳朵上都是冻疮,年复一年,那个时候苏晗最害怕最不期待的就是冬天。

  “母亲尽管放心吧,女儿屋子里烧着地龙,不比母亲这里差多少。”

  凌氏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叹息,“转眼晗姐儿又年长了一岁。”

  苏晗抬眸,有点不解。凌氏很快就把话题岔了过去,留着苏晗用了午饭,早上圣旨的事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

  与前世不同,这次封太子的却是瑾王而非睿王,很多东西不知不觉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轨道。

  苏大爷近来有心要和苏三爷交好,苏大爷一直都是坚定不移的站在睿王这条船上,瑾王一派没少为难苏大爷。

  苏三爷的立场很坚定,只效忠皇帝一人,即便是瑾王纡尊降贵和苏三爷拉近关系,苏三爷对待睿王和瑾王依旧一视同仁。

  按照凌氏的话说,“自古以来废太子比比皆是,不宜讨好,不宜

  深交,不咸不淡晾着就是了。”

  苏三爷很听凌氏的话,就算是苏老太爷亲自上阵,也不为所动,两次见面差点闹翻。

  苏三爷直接道,“父亲要是怕苏家连累大哥,只管将三房除名。”

  一句话差点将老太爷气晕,现在苏家可就全指望在苏三爷身上,一门二将,苏三爷若倒戈,瑾王这皇位根本坐不稳。

  相反的大房脱离了苏三爷这棵庇佑的树,苏大爷迟早要衰落,所以苏大爷还是保持一丝理智,不得罪苏三爷,起码苏三爷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房败落。

  凌氏早就说过,睿王自大狂妄,根本坐不上那个高位,身边又没有一个看得清的谋士策划,这条船迟早要翻,偏偏苏大爷一门心思认准了睿王。

  苏三爷很庆幸,当初听了凌氏的话,及时的分了家。

  纵使这样,凌氏还是不放心,睿王那个人,逼急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正月十五,宫里举办宫宴,景隆帝把大权交给了刘贵妃,以往德妃的位置都是靠前,坐在景隆帝左手边第一。

  今年刘贵妃取而代之,把德妃的位置安排在了苏映后面,德妃脸色当场就变了,直接找了借口不出席。

  刘贵妃和德妃的较量已经搬到了明面上,德妃毕竟掌管多年六宫,人脉绝对不是刘贵妃能比的,私下没少给刘贵妃使绊子,再加上苏映偶尔在景隆帝跟前哭诉,刘贵妃的六宫协助分了一半给德妃。

  京都这个年,过的有些压抑,也只有寻常百姓家不关心这些事,过着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

  正月二十九,西南边关战事吃紧,秦国和明初联手派了十万大军压境,死伤无数,前方八百里加急边关缺乏粮草,请求支援,景隆帝就把筹集和运送粮草的事交给了太子。

  戚瑾上前,“儿臣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