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 雁门(2)
作者:
穿山虎 更新:2023-03-02 12:33 字数:4687
��职镇守在此,其弟杨延嗣为副将协之,二人都隶属于河东节度使符昭寿的帐下,也是河东诸路兵马上的精锐之师,深受符家的器重。
古老而又残破的雁门关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雨,远远观去,显得很是古朴沧桑,无数的绣有‘宋’和‘杨’字的军旗在城墙上迎风飘荡,出一阵阵赫赫之声,一队队精神焕的军卒昂挺胸执枪挺拔而立在城垛口,目视前方那一往无际起伏的山峦和草地,时不时会有几个异族装扮的牧民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这些人好像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剑拔弩张,不管战争什么时会再次打起响,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战争对北人和南人百姓来说都是苦难,镇守边关的宋军从来不会难为这些同样饱受战争摧残的异族平民,只是从来不准他们接近城墙百丈之内,雁门关是一座边关边镇,没有开放的榷场,也从来没有商队会从这里路过,城关内的一切军需补给都是从内地运来,也就是从三百多里外的晋阳(太原)运来,沿着雁门关防线上遍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座军堡,它们与数万宋军一起日夜守护着中原的边疆。
最后一抹残阳渐渐消失远方的山颠处,秋风瑟瑟,凉意阵阵,吹得城墙上将士们的铁甲顿生寒意,进入九月,北方的温度已经很冷了。
杨延昭独自一人矗立在城头之上,远眺这片他们杨们世代镇守的土地,自从他们杨家驻守在此,从未让辽人进入过中原一步,在这里,杨家是安全的代名词,只要杨家将士还在,边关的百姓就不害怕,只是今天杨延昭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却害怕了,他不是怕辽人的犯边,更不是怕朝廷赏罚不分,他喜欢这片土地,喜欢行伍中的一切。
几天前,杨延昭和边关所有军镇以及县府州一样收到了从汴梁传来的圣旨,但这份圣旨却不是大宋天子传来的,而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大唐的昭令,拿着大唐的诏令,杨延昭无所适从,因为大宋亡了,他们杨家父子曾宣誓效忠的大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个连皇帝都悬位以待的王朝,杨延昭怎么也不能心安,听前来送诏令的天使说沿途各个州省大部都尊从了新朝的诏令,短短月余,新朝已经将大半个大宋国土收入囊中。
人人都能降,但杨延昭却不得不多作考虑,因为杨家是北汉的降臣,先降周,后又降宋,杨家在士人之中的名声已经是朝三暮四的反复之辈,如今难得又要归顺大唐?那杨家还有何颜面示天下人,可在这大势所趋之下,杨家又有何能力敢和朝廷作对。
吱吱……
招安雁门关的诏令在杨延昭的手里被捏着‘吱吱’作响,一张饱经塞北风霜的脸布满忧虑。
蹬蹬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登城台阶上传来,杨延昭缓缓侧目,只见一名一身戎装的汉子正快步朝他跑来,一身盔甲正叮当作响。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二弟杨延嗣。
杨延昭忙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急道:“二弟,你终于回来了,晋阳的消息如何?”
一路风尘,杨延嗣三十不到的年纪看起来已比他大哥还要晃得苍老,匆忙之中连须都连不及打理便跑来找他大哥商量。
杨延嗣身材魁梧,说话嗓门很大,听他大哥这么问,那张本就不是很和善的脸上立马变得咬牙切齿,哼了一声道:“别提了,一帮子没骨气的东西,伪朝(大唐)的诏令一到,汾州、隆德府、邢州、相州、连真定府都马上向新朝上书要求归顺,气死我了,枉宋天子往日对他们视之为一群朝廷栋梁,却没想到是一群反复小人,可恨,可杀!”
杨延昭久统大军,心思比他兄弟看得远,地方州府归顺汴梁新朝也不见得个个都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