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妙极的申请(3)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8:57      字数:9414
上留名也不会那么不堪。

  但道君已经沉迷了,有那悟性和反思也舍不得放弃糜烂享受。

  反复看了多遍奏折,道君感受到赵公廉对他在严肃尊敬中流露着亲近想念关心,赵公廉也确实干出了耀眼成绩,不负所望,他心情大好。

  (沧州赋税急剧下降,赵佶已知是杨戬私心作祟,领头和那些嫉妒又贪婪的权贵断了沧赵在南方的商路,加上海盗肆虐,海运艰难,导致沧赵作坊大规模倒闭,无力支撑赋税要地。这怪不得赵公廉治理不利,反要称赞在这种情况下仍事事以国事为重。可恨的是杨戬和那些......)

  道君仔细分析这份调离申请,被赵公廉的无私和雄心感动,终于消除了心底的那点猜忌,不再听官员的议论参奏,尽管不信新崛起的金军小邦能牵制甚至压制庞大的辽国让赵公廉能抓到收复燕云的机会,但还是怀着丰亨豫大的自负情怀和名垂青史的念头,对收复抱点幻想。

  童贯何灌等朝廷安插控制西军的精干官员,怎么挣扎努力无法根本改变西军是半独立王国的事实,这事让无可奈何的道君一直耿耿于怀,在赵公廉的奏折中看到何灌的窘迫和童贯的尴尬,道君尤感刺心。

  只为加强北边防,让赵公廉练出能制衡西军的强军,也必须支持。

  道君已有初步决断,让梁师成调查了一下韩综、雷彦兴,奇士也三将怎么个情况,得报和赵公廉汇报的一样位低有能力忠心敢战,事实上和沧赵也没有任何关联,不是赵公廉想提拔自己人,道君彻底决断。

  在朝会一提,已升为尚书左丞的浪子宰相李邦彦当即第一个出来赞同。他心里恨不能赵公廉死在外边,既然是主动提出守边关自得成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