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节红与黑,上(2)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08      字数:13700
必要时也和男子同样并肩浴血奋战,这已经是十几年前就天下皆知的传统。

  西军数十年来防守困苦的西边,和西夏蛮子铁骑一次次殊死搏斗,死伤累累,一辈辈付出巨大代价,保住了大宋内部的安宁繁荣,却没有感动受益的大宋人。

  因为这是军队应该担负的职责。

  军人不奋勇杀敌,养着做什么?

  大宋朝廷也有意不宣传这种感人事迹,以变相打压内心深为忌惮却又不得不重用的西军。

  可沧赵家的护民抗辽事迹却深深感动了大宋全天下的人。

  因为他们是民,更贴近百姓的心,更容易被万民理解。

  在如此艰难危险的环境中,沧赵不但力所能及地保护了众多乡亲顽强生存了下来,还居然能培养出促使文化事业广泛开展震撼天下的少年奇才。这种文耀武彰的草民人家,谁能不感佩?

  也因为沧赵的事迹得到了朝廷大张旗鼓的宣传表扬。

  当初,皇帝赵佶重重封赏了赵公廉和沧赵家族,除了登基初期位子不稳,政治需要外,字典识字普及文化,确实迎合了这位极擅长舞文弄墨的皇帝的喜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沧赵家的事迹,触动了从小就生活在富贵安全温柔乡的皇帝的心。

  赵佶无法想像娇弱的女人面对凶悍强大的辽军,是怎么鼓起勇气和男人一样奋勇抵抗的。

  他更需要树立一个典型,号召天下百姓要象赵庄人一样忠君爱国,为大宋贡献一切。

  实际上,在边境地区,男女老少齐心协力守卫村堡,和入侵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战斗的很多。

  只是能在一年年打击中始终挺立不倒的乡间城堡和仁慈威望家族难见。

  有这样的幸存家族,他们家也没有赵公廉这样能触动皇帝的心,及时满足皇帝政治需要的少年天才,这些男女老少的英烈雄风和感人事迹才不达世人耳目,满腔热血忠义和不屈而亡的身躯泯灭在无情的岁月中。

  宁老太君和赵岳的母亲张氏都是在抵抗辽军入侵的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以前没少在血战箭雨中给守庄的男人送食送武器装备救助伤员,如今精卫在身边,对这点强盗小场面自不以为意。

  娜特是在最黑暗的欧洲时期长大的,很小就帮助父兄抵抗各种侵略暗算,前世的娇小姐也练成了铁血女子,又有强悍的爱人在身边,身心俱安稳,根本不惧这些强盗。

  至于年幼的小妖。

  小家伙是在最险恶的北方原始森林愚昧凶残无情的女真蛮子窝中生存的,见多了野兽血腥和死亡。对她来说,除了害怕没吃的,被抛弃,其它的都不可怕。

  她还太小,对死亡没有深刻认知。或许,她也不怕一下死掉,只要死得不饥饿难受不痛苦。

  两车老小女人对危险的淡定自如,却成了两年轻强盗判断的依据。

  此际被擒,他们冷静下来,断定在这里出现的队伍必是沧赵家的,不会有错。

  别的官宦家,女人没有这份血性,卫队没有这份自信勇悍。

  使枪的年轻强盗望着两年长些的道:“二位哥哥是蜀中人,离沧州太远,虽来到北方立寨,却时间太短,对沧赵家族了解太少,心有疑虑不足为奇。小弟能断定不会错。”

  两年长的强盗听了这话,也明白年轻兄弟的顾虑和心思,重重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