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节急转直下(3)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11      字数:13460
�难有政绩不说,性命就悬在刀刃上。

  之前,郑居中掌握沧州不利,请旨调整了府城官员,可下面五县阳奉阴违,也摆弄不动,大大不利于郑居中搜刮沧州,更不利于掐死沧赵商务,赵佶挺郑居中暗中执行打压沧赵控制沧州,也是把府城和五县官员以治理沧州有功为名升调到那些地方。

  如今,沧州五县从知县、主薄、押司、捕快都头到衙门临时工吏员都是郑居中弄来的人和属从。原来的那些职员,在新知县到来后很快都识趣地纷纷主动有品级的丁忧、无品的辞职了。

  三搞五搞,赵公廉在沧州期间建立的政治势力土崩瓦解。沧赵家族对沧州官府的控制影响力没有了。

  这正是赵佶和蔡京等最想看到的,猜忌心因此减轻了不少。

  但是,由区区有上朝资格却没多少实权的小小京官一跃成为州府长官,这个,谁也不能说不是朝廷升职重用,天下的官员、百姓,不明白的,还以为皇帝仍然宠信文成侯,因而重用追随侯爷的这些实干官员,把最能考验能力,也最能展示和证明才干的地方交给和赵公廉一样有追求的官来治理。

  赵佶调动这些官员,给的理由也光明正大、冠冕堂皇:赵公廉不是在奏折中建议要把才华出众有雄心壮志的京官调到边关磨练,成大才,防止久在京城被富贵繁华腐蚀了上进心和斗志?

  你看,这不正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不但听了,还把他的上善建议含义延伸扩大了?

  谁敢说我这个皇帝不重视不信用赵公廉?

  你们这几个官员,有才华,肯实干,既然坚定追随赵公廉,想学习赵公廉吃大苦立大业,我这个皇帝理解你们,也信任你们的能力和忠心,给你们个一展抱负的舞台,都去边疆难地好好锻炼施展吧。

  我很想看看你们是不是真有铁骨,真的任劳任怨忠心为国。

  蔡京等奸贼心里兴奋,都默契地和皇帝唱合,把皇帝的阴毒极力美化。

  这几位挺廉官员敢在这节骨眼上硬顶着逆皇帝的心意,真就胆大不畏凶险,面对皇帝与蔡京等的险恶用心不含糊,慨然接受任命,并感谢皇帝给这个机会。

  对他们来说,精神领袖失势了,他们若不改其志另投奸臣们的门下,那么在京城以后的日子会很可怕,仕途无望还是小事,性命只怕也会随时丧在阴谋诡计下,最起码小鞋就穿不完,得被恶心死,难受死,气死。

  如此,不如索性去边远地区当长官,既能远离凶险权力中心,又能把自己的才华和心愿踏踏实实实施下去,尽可能地为百姓做点实事好事,努力扭转当地恶劣局面,让大宋多点良风正气,就算皇帝看不到自己的忠心,也至少无愧于当年的十几年苦读与壮志。相信历史也会留下公正的评判。

  他们其实也是赌。

  他们不相信精明强干、有远见卓识之极的天才政治家文成侯突然如此冒然得罪皇帝自毁前程会是狂妄年少产生的昏招,都坚信赵公廉如此胡为必有深意,必定对更长远的政治目标有大利。

  他们都不是沧赵集团的真正成员。沧赵集团不会对控制不了的中央官员冒险透露实情以招揽住。

  他们自然而然也猜不准赵公廉内心的真正打算,只胡乱猜测各种可能。

  例如,是不是皇帝赵佶身体垮了,活不几年了,侯爷想摆脱赵佶宠臣的身份,把目光投向了继位者,到时候可以翻身又成为新帝的宠臣,宰相之位能更稳固而长久。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