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节矿城危机(3)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16      字数:12782
��沧赵一撤走就再没半个人来关注这些矿场和矿产。根本不是贪婪无耻者和清官们幻想的沧赵是在较劲逼他们降价让步再收购。沧赵更没有交出秘方,对清官们继续上书建议皇帝对沧赵施压或好心写信委婉劝告都统统不理睬。

  后世的人知道,控制了资源源头就控制了市场。

  但垄断行业同样能左右资源控制市场。这个,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恶霸们都不太懂。

  沧赵相关企业用着手头积累的资源,并暂时减少生产和研究消耗,几年内不再从大宋采购。这让算计者们抓瞎了。

  花了大钱开采的矿产堆积在那越堆越多,却什么用也没有,成了白送都没人稀得要的垃圾。

  这些人除了大骂沧赵太强硬胆大太坑人之外,只能欲哭无泪地关矿赶人。无论清官贪官都不给工钱。

  清官是本地财政实力有限,想足额上缴赋税保政绩,就付不起如此巨大数额的工钱,开矿付出的巨大成本还不知从哪里补回来呢,官僚们没从开矿中受益大财尝到甜头,工资和公务费用却先陷入缺钱支付的境地,令当地官员上下好生愁。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当地官僚整体的眼前切身利益,更事关每个人在朝廷眼中的政绩能力和仕途前程。

  工钱?

  嘿,不用说了,顾不得了,官府只能昧了良心。

  当然,他们仍然理直气壮,仍然觉得自己是爱国爱民的好官。

  国家利益至上嘛。

  当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产生冲突时,自然得优先维护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得让步做出牺牲。这很应该。没什么不对。

  他们也不认为是自己决策错误坑了民。

  害民是沧赵家族太自私自利不肯(高价)收购矿工辛辛苦苦开采出来的矿产,也不肯交出使用矿产的秘方,以至矿产全成了废物。罪过全是沧赵的罪过。欠的工钱应该罚沧赵家赔偿并道歉谢罪。皇帝应该施压惩罚,不能总惯着沧赵。

  这些官连坑民恶名都不肯背,全推到沧赵身上,不愧疚自己的坑人行为,不死心地仍然企图用皇权硬逼沧赵向他们屈服低头,不断上书叫嚣指责沧赵无君无国不忠。

  贪官恶霸们则是压根不想给工钱。

  开矿一文没赚着反赔进去一大笔,他们心痛得要命,一时奈何不得沧赵,只恨不能把损失从矿工身上捞回来,哪管矿工死活,还管你什么工钱不工钱。

  老实拍拍屁股空手走人已经是你的福气了。敢闹事,弄不死你,正好名正言顺抓起当免费苦力赚钱贴补回损失。

  如此一来就坑害了一大批采矿工人,弄得各相关地怨声载道。沧赵在愚民中的形象受损。但大宋更失人心。

  如今沧赵在大宋的矿业只剩下海边的龙口煤矿以及福建的一座沿海煤矿。

  不过,福建那座矿从来不在沧赵名下,外人也不知和沧赵有关,如今更控制在海盗之手,当地官府根本不敢招惹。

  按计划,挂名沧赵的龙口矿也要在这次海盗大规模抢掠沿海之际趁机毁灭关闭了,原来最兴盛时有矿工四五万人之巨,主要是南亚等地的战俘奴隶,北方的战俘放在大宋可能泄露秘密,全放在海外当苦力。本矿奴隶全部割了舌头,脸上盖上矿场标记,当光杆矿工劳作到死完算完。

  这些南亚异族矿工和宋人语言不通,不识字不会写字或者至少不会汉字,说不得写不得泄露不了秘密,在和熟悉的南方炎热环境完全不同的�